人帮他讲话,既然党政避无可避,蔡确干脆激化矛盾,他要让司马光这错漏百出的奏疏公布天下,到时候看他怎么收场。\"
\"于是,司马光的差役法于元佑元年的二月七日,正式公布天下,结果呢自然是引发了\"pong\"爆炸!\"
\"虽然这篇奏疏表面看起来不错,逻辑都没什么问题,它的内里都是基于理论,这都是在纸上谈兵,坐而论道!\"
\"司马光到底还是吃了断网的亏,常年在地窖里写书,与社会关系脱节,既没有实事求是的去调查,也没有与基层县衙交流的经验,所以这篇奏疏都只是他的设想而已。\"
\"他不清楚,县衙地方虽小,但世间百态,存在着紧密繁杂的事务,这是不论如何都做不到在五天之内就能够及时反馈的。\"
大明某官员: 建议不要随便提建议!
大唐某世家子弟: 没有调查,就不能随便发言
大汉某士兵: 这是不是和那个叫赵括的差不多意思!?
\"莫说司马光的死对头了,就连他的追随者刘挚都觉得离谱。\"
\"还有范纯仁和程颐(程朱理学的重要人物)也认为这样一搞动作太大,容易着急出用人问题,并且以当初变法的王安石为例来劝说司马光慢慢搞。\"
\"而听说反馈的司马光,也如当年的王安石一般,谁的话都听不进去,怪不得他们俩曾互骂对方执拗。\"
北宋司马光: ……我怎么可能和老王一样!
退休后正在骑毛驴的王安石: ……谁跟他一样!
\"这时候苏轼就说,这两个法虽各有其害,但是差役法到募役法的发展乃是分工更细化的历史所趋,如果恢复差役法,岂不是历史倒转?\"
\"这话说的其实没啥毛病,不成想司马光听了固执己见,气得咱苏东坡回家后大骂[司马牛]\"
捞哥专业能手:哥哥说的对!
乐观达人苏东坡: 嘿嘿!
\"上面这几位的反馈并不能让司马光怎么样,接下来登场的这位才让一向执拗的司马光感觉到了何为破防!\"
\"这一位咱们也都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