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问题在萧清琳前世的世界中记载于《水煮三国里那是一本荒诞与智慧并存的书籍。
要知道和尚是没头的那怎样把一千把梳子卖给和尚呢?无非是取巧把梳子当作周边物品卖给和尚。笨拙的商人会死求和尚可怜自己卖掉一把算一把。中庸的商人会提议方丈在庙里摆放上几把梳子供给那些远道而来拜佛祈福的善男信女们梳头卖掉十把算十把。聪明的商人则会说服方丈凡来进香者多有一颗虔诚之心宝刹应有回赠保佑平安吉祥鼓励多行善事。备上一批梳子在上面刻上‘积善梳’三字然后作为赠品送给朝信者这个提议一旦被庙里采纳卖出百把千把也就不奇怪了。
这三种可能性虽然仅仅存在与理论中。但不得不承认这个问题与它的答案会给许多商人带来启。既然有可能把梳子卖给和尚那也有可能把拐杖卖给健康的人这种事情伟大的赵本山大叔在春晚上做过。以此做启点聪明的商人会看到许多别人看不到的商机。
萧清琳把这个问题拿来考闲云并不是单纯的做个商业才能的测试她真的有这种打算将梳子卖给大魏朝的和尚们。不为别的就为了秀水山庄里木匠比较多。这些木匠的手艺都还不错秀水山庄里也不缺木料厂房机器工人都有了。
但怎么卖呢?真的刻上积善梳三个字?那太没创意了。即使大魏国地和尚们真的接受了那个建议又如何。一把梳子能卖几个钱?嗯普通的也就两个铜板吧好点的也不会过一钱银子。扣除了成本几乎没啥赚头。
闲云挖空心思想了半天仍旧不得要领。轮椅嘎吱嘎吱的响着他天才的眼珠也在咕噜咕噜转着南大院已经快到了他也终于投降。“清琳。我实在想不出来。怎样把梳子卖给和尚。”
“想不出来么。那太好啦!”萧清琳兴奋的挥舞着双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