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
“大胆用吧,咱们这里用电不要钱。”叔叔在旁边回了一句。
这要感谢沈光林。
这个年代的农网并不好,停电也是经常性的,因此沈光林在老家附近的后山上装了几百千瓦的光伏电站,而且为了让乡亲们用电有持续和稳定性,还配了储能的铅酸电池。
大家用电是不要钱的,因此,沈家村落向来灯火通明。
老沈烧好水就出去串门去了,一会儿功夫就带了各种菜回来,有藕有芹菜,有咸鱼腊肉,还有一条上好的五花肉。
在金陵这个地界上,还是他的头面最足。
沈光林就躺在那里安详的休息,这里是沈家的老宅,虽然不存在沈光林的记忆里,但存在于现实之中。
而且,因为沈光林的关系,这里想必以后不会再拆迁了吧。
说不得,以后这里的大门上还会挂一个牌匾呢,还是金陵市政府给立的,上面写着《沈光林旧居》。
茶香氤氲,沈光林整个人都升华了。
厨房里,沈姐姐也不感慨了,跟着叔叔一起做饭。
女人么,再啰嗦再清高,厨房里的活还是不能不干的。
沈光林微抬头,端起顾景舟版的紫砂壶,抿上一口茶水,旅途的疲惫似乎也就这么消散了。
如果只是养老,住在老宅真的也不错。
这个年代污染少,食品蔬菜都是既有机又环保。
当然,养老的前提得是衣食无忧,生活小康。要达到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