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我美利坚自有国情所在(2 / 7)

是邱吉尔担任財政大臣期间坚持金本位,才导致英国商品的国际竞爭力大幅下滑,利率升高,百姓生活变得更加艰难。

而英国政府这场经济政策的失败,也正是现任英国首相斯坦利鲍德温(stanley bald)內阁面临的最大危机——1926年英国大罢工的导火索。最终鲍德温不得不把唐寧街的钥匙交给工党的詹姆斯拉姆齐麦克唐纳(jas rasay aald)。只能说,邱吉尔这回又成功地“当了一次首相”。

不过现在而言,邱吉尔並不是重点。

真正的问题,是大萧条,是那场已经迫在眉睫的风暴。

『不过,大萧条真的会像原歷史那样,在相同的时间点到来吗』

说实话,这点汉斯也没有把握。

他既不是经济学家,也不清楚大萧条爆发的真正根源。

他只知道,美国的经济泡沫在华尔街崩盘中一夕爆炸,而美国政府又未能及时应对,才使得灾难扩散一发不可收拾。

『看样子......该找人商量一下了。』

关於如何应对大萧条引发的经济衰退,他倒是有些初步设想。

但若要减轻大萧条本身的衝击,以他这个连家中商业財政都交给路易丝打理的人来说,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可问题是,到底该和谁谈这件事呢

没人会相信“美国的经济会崩盘,从而引发一场全球性的经济浩劫”这种话。

『阿登纳和路德部长......都不行。』

一不小心,事情就会闹得太大。

那只剩一个选择了。

『得去见见亚尔马沙赫特,帝国银行总裁。』

是时候前往法兰克福了。

......

“欢迎光临,副总理阁下。欢迎您蒞临国家银行总部。”

“好久不见了,沙赫特总裁。”

几天后,汉斯造访了位於法兰克福的国家银行(reichsbank)总部。

迎接他的亚尔马沙赫特,是汉斯所知的德国最顶尖的经济专家之一,同时也是德意志帝国中央银行的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