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2 / 6)

也被毁得一乾二净。

再加上连年乾旱导致饥荒持续不断,俄罗斯农业濒临崩溃的边缘。考虑到俄罗斯经济本就高度依赖农业,乌克兰的失去,对苏维埃来说堪称锥心之痛。

布尔什维克为了应对这一切,在內战刚一结束就急忙废除了广遭非议的战时共產主义政策,甚至放下尊严,向外国请求粮食援助。

然而,面对总是对俄“真情以待”的英德组成的“日耳曼同乡会”的打压,加之世界各地对红色的谨慎態度,苏维埃能得到的回应只有一个——“拒绝。”

就这样,苏联在出生之初,便走到了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

甚至可以想像,或许几年之后,就会有人用半开玩笑的语气说什么:“曾经有个叫苏联的国家哦。”

事到如今,必须有人挺身而出,有所作为。

可苏联高层却仍沉溺於权力斗爭的后遗症中,彼此观望,犹豫不前。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但很快,还是有一个无法坐视这一切的男人,怀抱著坚定的决心,第一个捲起了袖子,站了出来。

布哈林。

尼古拉布哈林。

......

“我可以断言,我们距离灭亡只有一步之遥。”

布哈林脸上浮现出一种难以言喻的痛苦神情,说道。

这句话精准无比地刺中了苏联的现实。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们必须设法让经济重新復甦。再这样下去,不光是革命,连红色主义的根基都会崩塌。”

照这样下去,绝非夸张,苏联刚成立就要垮台了。

布哈林无法坐视不理。

他把列寧送上了神坛,又把托洛茨基赶下了台,好不容易才走到现在。

为了证明自己这一路走来的选择没有错,他必须把苏联从死亡边缘拉回来。

“我也赞同你说的,布哈林同志。但问题是,我们该怎么重建经济呢”

“这个嘛......”

面对加米涅夫略带嘆息的追问,布哈林一时语塞,迟疑不语。

他无法確定在座的人是否能理解自己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