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战间期之始(2 / 6)

“我们......法国真的能做到吗”

“有什么做不到的”

法国曾在拿破崙战爭的失败后重新崛起;

曾在普法战爭的惨败中再度挺立;

大战,不过也是如此罢了。

“所以,现在比起担忧国家的未来,还是先顾好我们眼前的现实吧。”

“......嗯。”

眼下,由於《桑苏西条约》带来的军备限制,加上政府大幅削减军费,军官们正被大批裁撤,两人能否留在军中也尚未可知。

在为遥远的祖国担忧之前,他们连眼前此刻的生活都无从著落。

......

“......法国终究还是在脚上套上了沉重的镣銬啊。”

就在戴高乐和卡特鲁一边强作镇定地谈著希望,一边却不得不为饭碗问题嘆气之时,在奥斯曼帝国此前的临时首都,现已成为真正首都的安卡拉,穆斯塔法凯末尔正用复杂的目光注视著战爭的结局。

“如果奥斯曼帝国没有果断投降,恐怕我们会落得比法国还要悲惨的下场。”

他庆幸自己赶在伊斯麦尔恩维尔被流放至乡间、整日茫然度日之前,果断出手將其驱逐,选择向协约国投降。

凯末尔轻轻吐出一口气,为自己的决断未出差错而感到宽慰,然后將目光转向了堆在桌上的文件。

那堆文件正是他作为奥斯曼帝国总理,肩负起国家重建重任的证明,而他肩上的担子,也沉重得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来。

“果然,最重要的还是经济重建与民族问题。”

凯末尔一边轻敲桌面,一边喃喃自语。

前者的重要性无需多言,而后者也因奥斯曼帝国乃多民族国家之故,是无论如何也无法迴避的问题。

幸好,曾经牵动民族问题一角的亚美尼亚人,如今大多已迁回脱离俄国独立的本国,算是让他少了一个心头大患。但奥斯曼帝国內部,依旧残留著库德人,以及趁大战之机妄图独立的阿拉伯人,这两大隱忧仍像毒刺一样扎在他心头。

『不能像恩维尔那样採取血腥压制。』

毕竟,奥斯曼的背后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