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乔侯爵,不,现在是公爵了,为了牵制苏维埃俄国而著重布局的战略要地,若贸然插手,后果不堪设想。
当然,对於並不愿放弃沿海边疆区的陆军来说,这无异於是个沉痛的消息,但说实话,大隈根本不在乎。
毕竟他与曾是陆军实权人物的山县有朋向来水火不容,至今都与陆军派系格格不入。
“呵呵,不必担心。我说的並不是沿海边疆区,而是——x国南边。”
更准確地说,是南方的xx湾。
“如今的x国,正处於纷爭白热化阶段。”
在此次柏林和会中,日本被要求与x国私下协商归还法属xx湾。
“所以加藤先生的意思,是趁此机会介入x国事务。”
加藤如同给出標准答案般点了点头。
既然是协商嘛,怎么协商,跟谁协商,那就有说法了。
更何况,若放任x国任意一方势大,对日本来说也並非什么好事。
因为x国目前不少实权者,在大战期间都曾因日本从中作梗而吃了大亏,从此对日本怀有极深的敌意。因此,他们需要一个混乱的x国。
“当然,我也清楚,对x国进行干涉,在很多方面都潜藏著极大的风险。”
毕竟,x国和日本在大战时期好歹也是站在同一阵线的盟国。
可现在战爭才刚结束多久,日本就要干涉x国的內部事务
这种行为不仅会引起日本国內的反对,也必然会招致国际社会的反弹。
“但现在最有可能跳出来阻止我们的英国和美国,注意力都不在这儿。为了大日本帝国的未来,我们绝不能错失良机!”
“我也同意。挺进x国我们绝不能放弃。海军那边应该也会乐见其成。”
隨著大隈的讚许,加藤的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事实上,大隈重信无论在公私层面都极为亲英,甚至不顾英国撤回参战请求,依旧半推半就地让日本参与大战,其外交风格之强硬、扩张倾向之鲜明,从这一点便可见一斑。
“加藤先生,去擬定一份详细的行动计划吧。等朝鲜与安南的合併完成后,立刻开始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