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英国军队是依靠在比利时不断增加的伤亡名单,以血肉之躯来迎接战爭进入现代战爭的新纪元,那么法国军队则在马恩河畔与德军对峙,堆积起尸体的山峦。
嘀——!!
“衝锋!衝锋!”
“別犹豫!以『衝锋精神』为信念,这次一定要把入侵祖国的波休佬赶出去!”
在那熟悉得令人作呕的哨声下,法国士兵们再一次向德军的战壕发起衝锋。
“敌军接近中!”
“开火!”
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轰!轰隆!
然而,他们再次在德军的机枪火力下瞬间倒下。
这是预料之中的结局,而隨著时间推移,这一幕还將无数次地重演。
当然,法国军方高层也清楚,这样不断衝击敌方战壕,只会换来无数尸体。
毕竟他们早已察觉到堑壕防御的强大威力,並迅速接受了堑壕战的作战理念。
但问题是,歷史上为什么堑壕战会成为整个战爭期间最臭名昭著的战术呢
因为即便明知会造成巨大牺牲,他们也无法停止攻势。
法国將领,尤其是总司令约瑟夫霞飞,迫切希望儘快收復被德军占领的领土。而如果他们就此按兵不动,只会眼睁睁看著德军不断壮大,最终对同盟国构成更大威胁。
更糟糕的是,他们暂时还没有其他方法能突破德军战壕,除了用血肉之躯硬碰硬。
即便是对於热衷战爭的欧洲人来说,全面的现代战爭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新奇、陌生的事物,如今他们才刚刚体验到现代战爭的残酷。
大规模的重炮轰炸或许是唯一的希望,但炮兵数量远远不足,即便进行炮击,也因战术不成熟,屡屡出现失误,导致战果寥寥。
更何况,德军凭藉更先进的装备和战术,摆出一副“想攻就攻”的架势,逼迫法国军队陷入消耗战的泥潭。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最终,缺乏有效战术的法国军队只能用士兵的生命去填补战场上的不足,换来的只是无数堆积如山的尸体。
更讽刺的是,与早早换上卡其色军服的英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