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多事之秋(5 / 6)

毕竟,他將在明年春天去世。

“即便如此,还请您多保重身体,工作也该適当放鬆一些。”

“哈哈,你这话倒是和乔治说的一模一样。我的身体我自己会照顾好,不用担心。”

爱德华七世依旧以一如既往的愉快表情回应,但显然並未將他的话放在心上。

恐怕,他这张脸已经没多少日子可看了。

......

英国的行动迅速而果断。

英国通过驻伊斯法罕的领事馆,向波斯立宪派的领导人宣称將给予他们支持,而长期渴望列强援助的立宪派为此欢呼雀跃。

很快,1909年2月,伊斯法罕爆发起义,立宪派的领袖——在原本歷史中驱逐穆罕默德阿里沙阿並成为波斯首相的纳贾夫古利汗巴赫蒂亚里(najaf-qoli khan bakhtiari)成功掌控了伊斯法罕。

藉助英国的援助物资和德国製造的武器,立宪派以伊斯法罕为据点,开始向南方扩展势力。

波斯南部原本就是英国影响力深厚的地区,又紧邻波斯湾,对於依赖海运获得英国支援的立宪派来说,占领南部势在必行。

当然,他们也迫切希望能去解救被困在大不里的同志们,然而大不里士距离伊斯法罕太远,且与俄罗斯接壤,风险极大。

更何况在英国已经介入的情况下,穆罕默德阿里沙阿与俄罗斯必然会加速攻陷大不里士,立宪派军队很可能还未抵达,一切就已尘埃落定。

最终,立宪派只能苦涩地放弃大不里士,事態的发展也正如他们所预料的那样。

当英国介入波斯事务后,穆罕默德阿里沙阿面色惨白,急切地向俄罗斯请求支援,甚至不惜哀求更多援助。

然而,俄国首相斯托雷平却並不愿进一步深陷波斯事务。

因为波士尼亚危机已使俄奥关係恶化,而波斯的“大博弈”只会火上浇油,显然对俄罗斯毫无益处。

欧洲的战爭阴云逐渐逼近。

那將是一场前所未见的大规模战爭。

而斯托雷平认为,这场战爭將给俄国带来致命打击,因此他竭尽全力避免任何可能引发战爭的事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