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谁也不敢得罪(3 / 3)

到刑部,甚至户部这个财神爷,都得出力。

所以一旦天津设府,人才就得先由他们各自推荐,撑过今年,明年科举多招些人,就能顺利填补空缺了。

“把天津卫改成水师,嗯,皇上说的是海军,没问题。范广还在天津,可以暂时担任;卫所参将胡义也是可用的人。”

于谦点点头,军事上的改革,尤其是大明水师,皇上之前就跟他说过大致方向,所以他一点也不担心。

“知府一职,我这里有人选,不知大家怎么看?”

王直开口问,见其他人点头,才继续说:“吏部文选司郎中李贤,四十多岁,宣德八年考中进士。曾奉命视察河津,杨少师想见他,他没去;土木堡之变时,吏部侍郎因病请假,李贤随军北征,后来军队溃败,他侥幸逃回来。”

“我知道这个人,最近上书说过战车和火器的好处,虽然皇上没怎么重视,但也算有点本事。”

等王直说完,于谦才开口说话。

朱祁钰眼光高,所以李贤关于战车和火器的建议,他并不太看好,主要是因为京城保卫战中火器的表现,让他们明白了这种武器的重要性。

而负责兵部的于谦知道得比李贤多,所以李贤的表现就显得普通了。

“我也有推荐的人,翰林院侍读商辂,不过不是直接当知府,因为他没有做官经验,可以先去历练一下。他是正统十年的三元及第,一直在翰林院待着,有点被埋没了。”

陈循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三元及第,就是乡试、会试、殿试都是第一,他的才华已经通过科举的考验,这样的人一直留在翰林院,对将来发展不利。

现在皇上不喜欢只会读书的人,但用商辂,是为了给其他读书人做个榜样。

其他几位尚书也都各自推荐了合适的人选,经过内阁讨论后,再送到王府,由皇上最后决定。

之后还要经过朝议讨论,拍板定下来,最后才会在朝会上宣布。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