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行亦是如此,达到极境,即是圆满,这个过程,也是「医」,
医圣的传道,若是以往,必会让不少半圣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但如今,却反应较为平淡,没多少半圣受到影响。
因为按李昊先前的论道来说,天地有缺,乃是常态,无需修改。
天地本来的面貌,即是天道,圆满或残缺,弱或强,都是世人制定的规则,所赋予的认知判断。
一日即死,与龟能比寿乎?
若说弱,可一日即可历经新生衰老死亡,龟却需漫长岁月,又岂能比乎?
洼地凹陷,不及雄峰,然洼地可积水万吨,雄峰不过一滩,盈满则成瀑,流向他处。
强与弱,善与恶,皆不在大道争论的范畴中,大道即是大道,亘古不变,屹立于此,不受任何影响。
而这番道念所带来的影响,传教世人,若世人能深刻领会,便不会焦虑,不会走上出身即被世俗安排好的道路,焦虑地追赶无数前人的影子,最终倒在他人影子的坟墓中。
混天圣人传道,则是肉身道,凝练己身,视己身为天地。
但这走的是炼体路子,诸多半圣都没什麽兴趣,这条路太耗时,又太苦太累。
修炼到半圣者,都不惧吃苦,但这是非一般的苦楚,
最后,源祖传道,阐述他闻名诸天的起源大道。
但此次,随着源祖传道,许多半圣聆听,却觉没有往日那般震撼,甚至引起思索,起源指天地,而大道先天地而生,源祖所修,是大道否?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