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小学建好了(2 / 2)

羊城那边的工钱给得还算大方,包吃包住,每个月50块钱。

一听说每个月有50块钱,家里头有年龄合适的,就直接到村长那头去报了名。

那可是五十块啊!

在村里制衣厂一个月才三十呢!

这五十块钱,起码也得寄三十回家,家里每个月就多了三十的进项,谁能不心动?

况且早几年大家使劲生孩子,一家可能有两三个年龄合适的兄弟姐妹一起去,那就是六十,九十的寄回家了。

羊城制衣厂并不需要那么多人,能接纳的也就几十个,但那里有这一家,就肯定会有很多其他家厂——完全可以去其他厂干。

村口大家还在说呢。

“反正我家老大老二准备去的。”喜花婶家最大的两个女儿一个十七,一个十六。

原本打算养两年嫁人,但现在可以出去打工,两人都不用家里说,直接自告奋勇想跟着一起去了。

“你说我以前怎么就没想到去那头打工呢?还是现在才反应过来!”旁边的大婶拍了一下大腿。

“羊城多远啊!而且外头也不安全,不晓得情况的时候,谁敢随随便便跑出去哦?”

“也是,跟着这一批去吴寡妇那个服装厂的后生一起去,路上也有个照应。”

其实最好的就是在家门口工作,知根知底,还有家里人一起,又能拿到钱。

不过嘛,村里的岗位就那么些,刚毕业的后生多半只能在家闲着,有些的去学门技术,有些的没什么兴趣,也舍不得花钱,就只能在家种地了。

大方村一共是50个人准备去羊城的服装厂,另外还有30人跟着一起走,准备去羊城找工作。

吴木香还专门给朱老板打电话,希望他能给介绍介绍其他厂的工作。

朱老板很豪爽,拍拍胸脯表示自己还是认得一些厂子老板的,到时候一定给这些后生介绍进去。

两边要做长久生意的,那边自然不会坑村里人。

村里帮这群后生出了火车票,大家都在家收拾起了行囊,随后带着对外界的好奇和对离家的不安踏上行程。

去打工的后生一走,小孩子们也开学了。

新的学期,大家要认识新的老师了。

当然,有些老师不用重新认识。

毕竟都是自己村里人,说不定还沾点亲戚。

村里考上的老师大多是高中毕业,初中毕业可以报名,但竞争不过高中毕业的人,自然,考进来的都是学历比较高的了。

还有些是中专师范毕业刚分配进来的。

另外一部分,就是从周边小学调过来的老师,就比如公社小学。

负责带花晚迟班的,班主任是语文老师,就是从公社小学调过来的老教师。

新老师还没有什么经验,当然不会一开始就让教五年级毕业班,一般都是分配到一年级的新班。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