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可能,你的这一部作品在我们的武侠报,只能明珠蒙尘。我可以你这部作品发到江州文艺报,以江州文艺报的影响力,或许能打开鹿鼎记的名气。”
心里有一些滴血,但胡说只能拒绝。
如果这一部早生几十年,生在与梁生武侠的那个年代。
说不定。鹿鼎记也能在华国武侠当中,排上自己的名号。
“谢谢告知。”
胡说的一席话,让黄一凡对其好感大增。
这不只是一位对武侠有深入研究的编辑,更是一位有高尚品德的编辑。
如果换做是其他的人,看到这么好的作品,哪近自己平台受不受欢迎,先签了再说。哪怕这部作品在自己平台里烂掉,也不愿意将他推到竞争对手手里。
“江州文艺报算了,我对这家报纸没什么兴趣。”
不为别的,只因为纪云在那里,黄一凡便不会去那家报纸。
想了想,黄一凡说道,“除了长篇的鹿鼎记之外,我也有一个中篇的构思。不过,还没有写出来。过几天,我写出来了,再投给你,怎么样?”
“啊”
胡说有一些不知道黄一凡打的是什么主意,“你不写长篇了?白大,其实你不必这样。长篇的价值绝对在中短篇武侠之上,我们只不过没办法,这才转型做中篇。”
“没事,长篇我仍然写。不过,你说的也对,以现在武侠市场的情况,一篇长篇的问世不断需要巨大的精力,而且,读者也不一定能完整的接触你的长篇。还是先写几篇中短篇看看效果,先积累一下人气,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