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救美’。这部分我们跟李蕙娜求证过,这是她的笔录……”
笔录送到戚?手里,戚?垂眼扫过,刚好见到这样一句:“我那时候以后自己遇到了好人,人生自此有出路了。”
“那时候只要我爸发难,我妈就叫我躲出去。她说她被打习惯了,不怕。但我还小,还在发育,可不能打残了,以后不好找婆家。可除了刘家,我没地方可去……”
这段回忆,李芳华、刘宗强父母和李蕙娜叙述的角度截然不同。
刘母说的是,每次李蕙娜过来,他们一家都对她嘘寒问暖,弄一大桌子菜,心疼她,怕她饿着。
李芳华说,李蕙娜非常孝顺,每次从刘家回来,兜里都会揣个馒头,馒头里夹着肉。因李父不仅家暴李芳华,还不许李芳华吃饭。
而李蕙娜说的则是:“住在刘家的时候,我会和刘宗强一起上学,同学看见了就笑话我们。如果说的难听,刘宗强就会站出来保护我。他说以后要娶我,会一直对我好,谁欺负我,他就不放过谁。”
刘宗强的大伯就是在这个时期立了功,升了职,不再是“苦哈哈”的基层民警。
手里有了权,登门的人就多了,平日不来往的十里八乡的亲戚也都来认门,赞美声和礼物铺天盖地涌来,红钞票变着方地送。
“刘宗强的大伯也不是多大官儿啊,怎么这么多人巴结?”
“越是那种芝麻绿豆的官儿,收油水的机会越多。因为老百姓够得着,办的事都不大,他能插得上手,风险也小。”
但帮的次数多了,胆子就大了,小事变成大事,手也伸得长了,自己办不了的就找能办的人办,于是有了互相勾结、利益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