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好事者搬出陈年旧事,添油加醋地散播:
“你们可别忘了,
当年天后为争夺后位,连自己刚出生的女儿都能狠心舍弃,
制造‘杀女争后’的事端,扳倒王皇后与萧淑妃。
如今太子英明神武,多次在朝政上与天后意见相左,
碍了她把控朝堂的野心,即便太子是她的亲生儿子,
她又怎会容下?”
这些流言越传越细,越说越“有理有据”
,
到最后竟有人信誓旦旦地声称,
自己亲眼看见东宫的厨娘在深夜时分,将一小瓶鸠酒悄悄倒进了太子的汤药里,
而那厨娘,正是天后早年安插在东宫的人手,平日里看似老实本分,实则暗藏心机。
一时间,流言如潮水般汹涌,
有人半信半疑,有人深信不疑,
更有人借题挥,添入诸多捕风捉影的细节。
这些流言越传越细,越说越“有理有据”
,仿佛每一个传播者都亲眼所见。
有人说,昨夜太子薨逝后,曾看见天后站在殿外,眼神平静无波,没有半分丧子的悲伤,
有人说,许太医全家被打入了天牢,并非因为误诊,
而是天后怕他泄露太子中毒的真相,故意杀人灭口。
次日清晨,晨曦微露,冰棺被侍从们小心翼翼地抬出行宫。
那具覆盖着太子旌旗的棺木,在晨光中显得格外肃穆,也格外刺眼。
官员们分列道路两侧,目光落在棺木上,神色复杂,
有对太子英年早逝的惋惜,有对帝王丧子的同情,更多的却是对流言的揣测与忌惮。
送葬的队伍缓缓启程,朝着长安的方向行进。
流言如同一阵无形的风,紧紧跟随着队伍,
一路上,越来越多的人相信,
那个温厚英明、深受百姓爱戴的太子李弘,
最终是死在了自己亲生母亲武媚娘的手里。
五月初五的长安,菖蒲悬门,艾香满街,
本该是龙舟竞渡、粽香飘溢的端阳佳节,宫墙却被一层浓重的哀戚笼罩。
太极殿内,李治身着素色龙袍,眼底的悲恸无法掩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