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臣在(1 / 4)

李弘起身,抬头看向李治,眼神中满是恳切,语气郑重地说道:

“父皇,儿臣今日前来,是有两件要事向父皇禀报,此事关乎关中安稳、军心民心,亦关乎大唐根基,儿臣不敢延误。”

“其一,是关于关中旱情及军中粮草之事;”

“其二,是关于现行军法严苛,导致百姓深受其害之事。”

“此二事皆迫在眉睫,若不及时解决,恐生祸患。”

说罢,李弘将韦承庆记录的实情双手呈上,递到内侍手中,再由内侍转呈李治,同时说道:

“父皇,这是儿臣昨日前往右卫率府营地视察时,”

“让韦司议详细记录的将士们的处境,每一字每一句皆为实情,绝无半分虚言。”

“如今关中大旱,赤地千里,土地龟裂,庄稼枯死,百姓颗粒无收,军中存粮亦早已告罄。”

“将士们为保家卫国,坚守营地,却只能以榆皮、蓬实充饥,”

“许多士兵因饥饿晕倒在训练场,甚至有体弱之人饿毙于营中,惨状令人心痛。”

“昨日儿臣已紧急调拨司农寺的赈灾粮,送往各军营,暂且解救将士们于危难之中,”

“但这终究只是权宜之计,若要彻底解决,还需父皇统筹安排。”

李治接过记录,缓缓翻开,目光落在字里行间,神色渐渐凝重。

武媚娘听到李弘的话,思索片刻,亦凑上前来,

浏览记录内容,神色平静,眼底闪过波澜,

她轻声说道:

“皇上,太子有心,能亲赴军营体察将士疾苦,此乃大唐之幸。”

“只是关中旱情,粮草调度确有难处,”

“司农寺也有苦衷,还需从长计议。”

李弘闻言,连忙说道:

“母后所言虽有道理,但将士们身处绝境,早已等不起‘从长计议’。”

“昨日儿臣已命裴居道前往司农寺质询,若司农寺确有难处,朝廷当另寻他法,”

“儿臣请旨,立刻开仓放粮,绝不能让将士百姓们再受饥饿之苦。”

“将士们手握兵器,守护疆土,若连基本的温饱都无法保障,如何能安心戍边?”

“如何能为大唐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