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追赠,似乎毫无意义呢?”
李弘早有准备,他知道自己的话一定会让武媚娘提高警惕,
武媚娘也一定会借机为难他,
虽然武媚娘心中所想并不如李弘以为的,
不过李弘一心想要把武媚娘从朝堂请回后宫,
所以他对武媚娘的话总是生出歧义,
他直视武媚娘的眼睛,语气恭敬地回答道:
“回母后,正因为如今局势复杂,更需要以儒家的礼义道德来凝聚人心。
颜回和曾参,他们所代表的师道与礼法,是我大唐长治久安的根基。
儿臣以为,此时追赠,反而能让天下臣民看到我大唐对文化与道德的重视,
更能激励学子们潜心向学,为我大唐培养更多人才。”
武媚娘看着李弘恭敬的外表下隐藏的对自己插手政务的反感,
只能微微叹气,轻轻摇头,
作为母亲,她依然要对李弘的话语表达赞赏,
“太子所言极是,皇上便准奏吧!”
李治对李弘的仁德与才学本就一直颇为赞赏,
这一点是李弘和他最为相似的地方,
且追赠颜回和曾参一事,从弘扬文化的角度来看,确实是一件好事。
但他也知道李弘此举的确有影射武媚娘的嫌隙,
他能看懂的,聪慧的媚娘又怎么会看不懂呢?
他也不想看到母子之间产生嫌隙,于是打圆场道:“既然皇后也认为极是,那朕便准奏!”
“儿臣谢父皇!”
李弘行礼说道。
“皇上圣明!”
众大臣齐声说道。
退朝之后,武媚娘回到后宫,坐在榻上,陷入了沉思。
她想起李弘刚才在朝堂上的表现,那坚定的眼神和条理清晰的言辞,让她既欣慰又有些失落。
欣慰的是,自己的儿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主见和政治抱负;
失落的是,他却站在了自己的对立面。
并且以拉垮他的母亲为重任。
李治为了让他们母子不要有嫌隙,于是带着李弘来到含凉殿。
武媚娘正在批阅奏折,小正阳在一旁和宫女玩耍。
“父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