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王潇已经夹了个鸡爪塞到桂珍??嘴边:“??你尝尝看,好吃呢。”
桂珍??想推拒,可是她手脏,不敢碰城里来的大学生干部,只能被迫张嘴,叫塞了只又香又辣又鲜的鸡爪。
乖乖,这肉都要化了,一抿就滑下去。好吃,真好吃。
今天打稻的人家一看她的脸色,立刻笑着主动开口:“行啊,那我们今晚省点事加个菜吧。这鸡爪怎么卖啊?”
呃,王潇还真不知道。
她对1990年周镇的物价缺乏透彻的认知。鸡爪的价格跟豆腐差不多,那应该卤鸡爪和卤干子也卖一个价,可是二者的加工流程不同,一斤里干货的分量不一样,好像也不该这样算。
最后还是农民们帮她定了价,跟猪肉一样,两块三一斤。
不是大家给她抬价,而是卤菜的加成价格本来就高。比方说镇上卖的虎皮凤爪和盐水鹅都是三块钱一斤,因为一般人家不会做啊,技术本身就值钱呢。
王潇表示,学会了。
她主动抹了零头:“两块钱吧,两块钱一斤好了。我也是头回卖东西。”
舅舅舅母赶紧帮腔:“对对对,两块钱。”
两口子虽然觉得大学生外甥女当起小贩来很奇怪,但她不吵着闹着要回省城给人当后妈,哪怕她要拆房子,当长辈的都没二话,何况是小小的卖点儿吃的呢。
主家也大方,掏了五块钱要买鸡爪呢。
只不过因为王潇没准备塑料袋装,现在用的称又不是电子秤,而是带秤杆的那种,最后还是当过小刀手的胡生大伯凭借他毒辣的眼光给定的数:一只蓝花大碗装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