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湘文止住笑,眼珠子一转,然后恍然大悟地拉长了调子。
郑湘文凑到郑思瑶耳边,带着几分促狭:“我估摸着,他这哪是高兴去市里,是高兴去市里见人呢!”
“见人?”郑思瑶还有些没反应过来。
“还能是什么人,”郑湘文朝她挤了挤眼睛,一脸‘你懂的’表情。
看着妹妹还是一脸纯然的懵懂,郑湘文正想再解释两句,旁边却传来谢冬梅的清嗓。
“行了,有什么好笑的。”
她收回目光,双手往身后一背:“天不早了,都收拾收拾回家。今天早点歇着。”
郑湘文和郑思瑶立刻收敛了笑容,站直了身子。
三人踏着夜色往家走去。
八十年代的镇子,天一黑就没什么光亮了,只有稀稀拉拉几户人家的窗户里透出点昏黄的灯光。
头顶上的月亮倒挺亮,清凌凌地洒下来,把三人的影子在土路上拉得老长。
谢冬梅走在最前面,背挺得笔直,脚步不急不缓。
郑湘文和郑思瑶落在后面几步,小声地嘀咕着。
“大姐,”郑思瑶还是忍不住心里的好奇,“你刚才的意思是,三哥在市里有对象了?”
“可不是嘛,”郑湘文生怕前面的人听见,“就是咱妈不让提的那个,叫王芳。人挺老实的,就是在郊区养猪场干活的。”
她特意加重了‘养猪’两个字。
郑思瑶听了,却觉得没什么:“养猪怎么了?靠自己的力气吃饭,多好啊。三哥能找到喜欢的人,不是好事吗?”
“好事是好事,可也得妈点头啊。”郑湘文苦笑了一下,朝前面母亲的背影努了努嘴,“你是不懂妈的脾气,她觉得明礼配个城里吃商品粮的姑娘才算有脸面。为这事,都跟明礼发过好几次火了。”
“啊?这样啊……”郑思瑶有些替三哥和那个叫王芳的姑娘发愁。
她才刚回家,对家里这些盘根错节的矛盾还不太了解。
“所以啊,你刚才看见了吧,”郑湘文说,“明礼这个榆木疙瘩平常闷得跟个葫芦似的,也就想到那位王芳的时候,眼睛里才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