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地、育苗到浇水、除草,每一步都不能马虎。
尤其是这大棚搭起来之后,夜里还得有人守着,怕霜冻伤了菜根。
整整几个月的辛苦,才换来这一茬收成。
所以啊,菜价肯定低不了。”
陆子吟语气平稳,眼神清澈,没有半点虚浮。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不过您既然要全包了,那不管什么菜——青菜、菠菜、芥蓝、油麦菜,统统按四十文一斤算。”
赵苏苏一听,差点惊得跳起来。
她瞪大眼睛,嘴巴微微张开,心里直打鼓。
现在的猪肉才二十文一斤啊,市面上偶尔涨点也不过二十五文,顶多三十文。
可这菜居然贵过肉一倍!
就算是过年时稀罕的鲜鱼,也不过三十五六文一斤。
眼前这一筐筐绿油油的蔬菜。
看着倒是新鲜水灵,可值这么多钱?
她一时愣在原地,连呼吸都慢了几分。
“成,你们种菜确实辛苦,风吹日晒的,起早贪黑不容易。
四十文就四十文,我不还价。”
嬷嬷干脆利落,说话掷地有声。
她年岁不小了,眼角有细密皱纹。
这个价其实挺划算,她心里清楚得很。
之前她在城里一家贵府买过温泉养的韭黄。
那可是号称“汤池灵芽”
的稀罕物。
一斤五十文还限量供应,每人每次只能买两斤,还得提前三天预订。
可那种韭黄金黄亮是假,味道寡淡无香,质地也软塌塌的,品质比眼前这些差远了。
等回头记账的时候,她准备写六十文一斤,虚报二十文进账成本。
反正小丫鬟已经被她支回去拿秤了,走得远远的,不可能知道实际花了多少银子。
再说,这菜卖得急,也没人会细问价格来源。
只要东家问起来,她就说:“外头早就涨价了,如今好菜难寻,四五十文都抢不到。”
“那是当然。”
陆子吟笑着点头,嘴角微扬。
但他心里清楚得很,嬷嬷打得什么算盘。
不过是想在账面上做些手脚,从中捞点油水罢了。
可那又如何?
只要银子到账,其他事与他无关。
没多久,小丫鬟带着两个粗使婆子抬着大秤来了。
那秤杆粗如拇指,铁钩沉甸甸的,秤砣足有五六斤重。
她们把秤架在院子中央,地上铺了麻布防脏。
六筐菜一一搬下驴车,摆在地上,筐筐满当当。
叶片上还挂着晨露,在阳光下一闪一闪。
每筐六十多斤,有的甚至接近七十斤。
合计下来,总共有三百六十二斤整。
赵苏苏原本就知道一筐大概多重,平日里他们自己也称过,心里有点数。
可真的一算账,还是被吓住了。
三百五十二斤,按四十文一斤算,那就是一万四千零八十文。
换算成银子,整整十四两零八百文!
而他们这一趟本钱加人工,总共才花不到三两银子。
这一笔买卖,赚大了!
“嬷嬷,按三百五十斤算吧,多出来的几斤当孝敬您了,不算钱。”
陆子吟笑呵呵地说道。
“以后还请您多多照顾我们这些小民的生意。
只要有好货,第一个送到您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