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夏沫在体坛正式崭露头角以来,就一直受到诸多的关注。这里面的原因很多,但总结起来就只有四个字——不可思议!
有史以来,人类中还没有出现过一个类似夏沫这样的人物,能够做到各种运动专精。不扯远了,单单就说100米、200米、400米、800米还有1500米这五个项目,在训练方向上就具有排他性,不同的训练方法训练出来的两种体质说是南辕北辙或许有点夸张,但绝对无法兼容。这一点,那些体育运动专家可以确定。
100米\/200米属于短跑这一范畴,需要的是极致的爆发力、强大的快肌(快速收缩肌)纤维、顶级的无氧能力,追求的是绝对的速度,在能量代谢方面占据主导地位的是Atp-cp 系统(无氧)。在训练上侧重于力量、爆发力与神经反应这些方向,需要的是高强度的间歇训练,这样培养出来的运动员,肌肉纤维中的快肌比例极高。
400米被称为中短跑,属于速度与耐力的极致结合,是公认最难跑的项目之一。这项运动需要的是运动员的速度、耐力和乳酸耐受能力,对人体的无氧糖酵解能力要求极高。
800米\/1500米已经是属于中长跑领域了,需要强大的有氧能力、极高的乳酸耐受度、出色的耐力、战术意识和意志力,侧重的是耐力基础,训练中需长距离低强度地慢跑,所以中长跑运动员的慢肌比例更加突出。
训练一个顶级的短跑运动员与训练一个顶级的中长跑运动员,无论是在训练方法上,亦或者是在身体适应性上,都存在着无法调和的根本性矛盾,不可兼顾,所以顶尖运动员通常只能专精于一个领域或者是相邻的两个领域,譬如短跑\/跨栏或是中跑\/长跑)。
历史上最接近 “多距离兼顾” 这一目标的,可能是一些在相邻项目(如200米\/400米,或800米\/1500米)上取得成功的运动员,亦或者是像十项全能选手那样,展现广泛但非顶尖单项能力的人。
即使是像100米\/200米之王尤塞恩·博尔特、200米\/400米之王迈克尔·约翰逊、800米之王大卫·鲁迪沙,亦或者1500米\/5000米之王希查姆·埃尔·奎罗伊这一类的传奇人物,其统治力往往也仅限于相邻的一两个项目。
至于说跨越从100米到1500米的全能统治,那绝对是属于另一个维度的奇迹。一般人不是不想,而是根本不可能!
除了上面那些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因素不能不考虑。
像是奥运会这样的大型综合性赛事往往存在项目安排冲突,很多项目的预赛、复赛、半决赛和决赛赛程密集且重叠,对运动员的体能恢复极为不利,是一个巨大的、几乎不可能完成的挑战。
但即便存在着如此多的不可能,夏沫依然就这么横空出世了,一下就震撼了所有人。他不但跨项参赛,甚至还跨了大项,活生生就是一个“万金油”式的全能王,一个人就摘走了十几块金牌……这样的人,不是超人还是什么?
夏沫身上值得深入研究发掘的东西太多太多,一旦研究出某些成果,绝对能改写人类对运动科学的认知,证明人类的体能极限完全可以突破现有理论的框架,从而推动训练方法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夏沫要是天赋异禀的话,那就还好。如果夏沫是华夏苦心积虑培养出来的秘密武器,那就意味着华夏在运动科学领域早就远远领先于整个世界了,以后在体育方面那就是华夏人一家独大了。
当然,不是没有人怀疑夏沫服用了某种禁药。实际上,持这种怀疑态度的人还不在少数,但夏沫从头至尾一直接受着这个星球上最为严苛的禁药检测,这就足以让所有人闭嘴。
退一步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