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好事成双(2 / 3)

重生大明1635 蜀中侠 2100 字 3天前

值得提倡。

缓了缓,崇祯接着道:

“朕喜欢以点带面举一反三,今年回京后要求六部拆分为多部,就是为让权责更清晰!

而创立明镜台,则是让臣子有一个谏言与公平辩论之地。

今后各项大事发生分歧时,可在明镜会议畅所欲言充分解析,最后投票定夺。

反对者可保留意见,但一旦确立出方略,反对者亦需严格执行,否则便是违法!

常言道众人拾柴火焰高,尔等更应明白其道理,过去朝堂上乌烟瘴气甚至拳脚相加,岂是掌控帝国命运之大员该做之事!

故朕允许辩论,允许各抒己见,但不可无理取闹强扣帽子,面子上政见不一,实则结党营私,这样的事绝不许再发生!

朕还是那句话,窝里斗只会如井底之蛙让窥视我大明者得利,唯有打开格局将眼光放得更长远,方为为臣之道!”

“臣等谨记!”

臣子们纷纷起身作揖,打心底也认同这个观点。

天子让御史下地方,撤销六科言官,搞半天并非听不进去逆耳之言,而是给个地儿让朝官辩论,前提是不得信口雌黄。

至于党争方面,近百年来鹬蚌相争死掉那么多人,到头没有一个真正获胜者。

只会让人身处旋涡防不胜防,那样的日子并不好过。

今日天子在正式场合提出对党争的看法,算是给这大明特色画上休止符。

辩论就这样尘埃落地了,崇祯接着与大员们就辽东膳后等事务进行磋商。

如今他的威望到了一个空前高度,说的话更具震慑力,办事效率愈加快捷。

“启禀皇爷,陕西洪总督并孙巡抚传来急报!”

正商讨事务间,小黄门领着一军机处行走匆匆进入暖阁。

按规矩各地军情需先交军机处,再由军机处上呈天子,今日大员们都在这里,行走唯恐耽误,便直接来到此处。

“念!”

“臣遵旨!”

行走摊开奏本,当面宣读起来:

“恭报剿贼大捷事,仰祈圣鉴事!”

刚刚念出这一句,大员们相视而惊,继而大喜。

半个月前洪、孙二人呈递过一份奏报,说发现了大股流寇踪迹,正排兵布阵应对。

当时辽东战事正酣,高迎祥已经掀不起风浪,已不再是朝廷第一大事,崇祯并军机处只提了一个要求,务必全歼。

没曾想这才不到二十天捷报就来了,大家都竖起了耳朵。

“钦命总督陕西、山西、河南、湖广、四川等处军务,兼理粮饷,兵部尚书, 臣洪承畴。

钦命巡抚陕西,赞理军务,臣孙传庭。

谨题,为恭报官兵奋勇,于盩厔县大破流贼,生擒元凶事!

窃照流寇高迎祥,僭号“闯王”,纠合亡命肆虐数省,实为诸贼之元凶!

圣心之巨患,臣等夙夜焦劳,未尝一刻不以剿灭此贼为念。

去岁以来,臣承畴督率统领各部官兵,分路扼剿,最终逼贼于秦中。

贼势日蹙,狼奔豕突,欲由鄠县、盩厔一带窜入汉兴深山。

臣承畴早料其奸,已密饬诸将严加防堵。

六月十九日,据夜不收哨探回报,确见大股贼匪盘踞于盩厔县之黑水峪山中,旗号正是逆首高迎祥所部。

臣传庭闻报,即亲率所部抚标精锐,并上呈洪督宪檄调曹文昭、祖宽、李秉忠等部星夜驰赴,据险设伏。

臣传庭督阵于前,诱贼出战,贼众困兽犹斗,冲突数次,我官兵枪炮迭发,矢石交下,贼尸遍野,溃不成军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