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归途(2 / 3)

重生大明1635 蜀中侠 1940 字 3天前

“陛下,小子以为,儒家经典教会人们如何为人处世,却并没教授一技之长。”

朱成功作揖,几乎不假思索。

与天子面对面多次,他已经习惯了这种谈话方式。

“何以见得?”

崇祯嘴角微扬,随口问道。

“陛下,小子去年冬月看到书店售卖《天工开物》一书,随即购买拜读,至今已开始读第三遍。

我华夏古人智慧令人惊叹,然读书人常视农事为低贱之事,视各项技艺如奇淫技巧。

若无百姓辛勤耕耘何来盘中之食,若无工匠孜孜不倦,何来富丽庙堂,何来锦衣绸缎!”

“所以读书人常常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落下一个书呆子雅号。”

崇祯笑道,直视那张还带着稚气的脸庞。

“小子以为一点不差!”

“哈哈哈,孺子可教矣!”

崇祯笑出了声,摸了摸他的脑袋,勉励道:

“成功啊,儒家经典需要去读,然切不可走火入魔, 程颢、程颐、朱熹三人便是过于偏激钻了牛角尖。

后世视程朱理学为经典,殊不知当中有金玉也有败絮,读书人需明辨是非。

儒家学术可保修身养性,然大千世界社会进步,唯有靠经世致用之学方可矣!”

“陛下,小子谨记!”

“甚好,你要多读读科学院以及历朝经世致用书籍,兵书也要多看,干到老学到老,学会包容世间万物!”

“小子一定!”

接下来两人像往常一样聊了许久,谈理想抱负,谈家国情怀。

崇祯告诫光宗耀祖仅乃其次,少年强则国强,从小就应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目标。

为中华之富强而读书,没有国何来家,无家国理念的人,就如同一具行尸走肉。

朱成功受益匪浅,小小心灵再次得到新思想感化,仿佛看到了不一样的春天。

深夜,朱成功走了。

崇祯站于窗前望向外面,王承恩给他披上一件披风。

驿站院子在夜色下显得无比空旷,在这荒郊野外安静得无任何声响。

这里处于山东到天津官道,尽管仍处于春寒之际,白天商旅与走镖人依旧络绎不绝。

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商旅与镖人却没有资格享用驿站。

驿站功能是该进一步提升了,否则就是浪费资源。

从来往各地文书耗费时日看,驿站表现比他继位初期水平还要高。

自从经费改由户部直拨,锦衣卫反馈的信息显示,以往那些借驿站谋取各种私利手段,已失去生存空间。

功能恢复了制度也相对健全了,宽阔房舍却多半处于摆设。

崇祯觉得应利用起来,以驿站为基础扩充为公私兼顾,将它并入皇家集团。

在满足朝廷公文与物资传递的同时,向民间全面开放。

自古以来家书值万金,为何家书会如此珍贵呢?还不就是因为交通不便通讯不畅。

相隔两地的人们,常常通过熟人或商旅顺路给家人寄信寄物,安全与时间还无法得到保障,其程度就尤为珍贵了。

按照这种大明最高效的传递模式,发展成类似于后世邮局兼客栈吃住一条龙,很多问题都可以完美解决。

随着取缔户籍限制,路引制度走向规范化,来往各地的人流将更多。

驿站靠向民间开放挣得银钱维持日常转运,公司化是最好的发展方向。

......

一路朝发夕宿,到天津之时,已进入二月下旬。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