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徨痛苦,难以实现自己的豪情壮志。他一挥而就,最后落上“龙阳柳不幻”几个行书小字,便搁笔砚旁。
陶渊明走近了细细地端详,惊呼道:“妙,妙,真是绝妙好诗呀!有仙人的气质呀!老夫自愧不如、望尘莫及呀……柳公子竟然有如此雄才,老夫佩服,佩服呀!”
柳不幻心道:这可是比您的名声大得多的诗坛顶尖高手、诗仙李白的大作呀,令您佩服自然在情理之中呀,可嘴上却说:“不敢,不敢,胡吟乱作而已,不要见笑,不要见笑……”
陶渊明道:“柳公子太过谦虚了,走,咱们到我的茶室喝茶,继续聊,继续聊。”
柳不幻道:“那恭敬不如从命了。”
三人来到陶渊明雅致的茶室,分宾主落座后,陶渊明和柳不幻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对话,将上官怡晾在一旁。上官怡已经习惯了,只是用心倾听两人的谈话,并不开口。
两人谈诗词,谈书画,谈人生,谈理想,谈成功,谈价值,谈归隐,谈历史,谈未来,谈快乐,谈幸福……
两人吃完饭继续谈,直谈得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现实,甚至忘记了自己,简直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柳不幻觉得这是他活了二十多年来最畅快淋漓的一次谈话,心里直呼过瘾,太过瘾了。他将自己内心的许多想法、许多观点、许多纠结、许多yu念、许多感慨、许多领悟等统统倾泄出来,真是痛快之极。
陶渊明也是觉得遇到了一个知音,将自己的喜怒哀乐一古脑倒出来,几乎毫无保留。两人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陶渊明一度曾想和柳不幻结拜为兄弟,被柳不幻婉拒,理由是两人年龄相差悬殊,如此对陶渊明不敬,两人可以作忘年交。陶渊明一听觉得有道理,便打消了那个荒唐的念头。
接下来的几天内,由陶渊明作导游,带领柳不幻和上官怡在这个与世隔绝的桃源村内来了个悠闲两ri游,柳不幻和上官怡感觉心情舒畅,神清气爽、无比自在、悠闲自得。这几天是柳不幻一生中非常快乐的几天。
这一晚,他睡得十分香甜。他做了一个很美的梦,他抱着陶渊明的书法真迹在想着,等穿越回了现代,不知有多少人要羡慕甚至是嫉妒他柳不幻了。因为有陶渊明的书法真迹已经很牛逼了,放在现代简直是无价之宝呀,我要发财了……哈哈哈……难能可贵的是真迹上面居然有“柳不幻好友雅正”这几个字,这可是他穿越到桃源村,并与陶渊明成为忘年交的最有力的证明。如此奇遇不知要羡煞多少人呀?想着想着,柳不幻嘴角的笑意更加明显了,简直笑得有些肆无忌惮了。他甚至能清晰地听到自己得意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