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几步走近,将手中的图纸在苏晓玥面前摊开。
上面清晰地绘着一座厂房的结构图。
“我设计了染布的车间,专为马蓝草量身打造。”
图纸上面的建筑,既熟悉又陌生。
屋顶用的是岭南地区特有的老式蚝壳瓦。
不仅透气防潮,还能巧妙地收集雨水,经过导管流入蓄水池。
染缸所在的区域,地面被刻意设计成缓坡状。
染布后的废液顺着地势自然流入下方的回收池。
最绝的是那个玻璃顶的晒房。
布料可以直接在阳光里晾干,无需耗费一丝电能。
“这儿,”
他指尖落在图纸上一个圆弧形的位置,声音轻柔了几分。
“我留了老式染缸位置。
刘阿姨要是想用老法子染,一点儿不耽误。”
苏晓玥的手指顺着图上的线条缓缓移动。
“钱呢?”
她声音很低,带着一丝迟疑。
吴海荣推了一下眼镜,语气平稳。
“比普通的厂房多花三成,但省电一半,三年就能回本。”
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接下来的话。
“深大愿意把这项目当典型,能申请科研补助。
如果顺利,还可能纳入非遗保护的扶持计划。”
……
跨年夜前,苏晓玥独自坐在办公室里,翻着一叠文件。
桌角那份新贴的年终报表被从窗缝渗进的雨水打湿了一角。
她怔怔地看着那片湿痕,忽然想起秘典里那行字。
林美瑶,1985年返英。
再过几个小时,这一年就会彻底结束。
而有些人,或许就此一别,再难相见。
她深吸一口气,胸口有些闷。
半晌,缓缓拿起桌上的电话。
手指在拨号盘上停留了几秒,最终还是坚定地按下。
“美瑶,来一下吧,有件事,得跟你说。”
雨下得更密了。
办公室的门被推开,林美瑶走了进来,
她抬眼望向苏晓玥,眉间带着一丝疑惑。
“怎么了?突然这么郑重?”
苏晓玥把林宴龙那封信,连同吴晓琼那本日记本,轻轻推到了林美瑶面前。
“你先看看吧。”
林美瑶低着头,手指在日记本的纸页间滑动。
直到停在了最后一页,指尖微微颤,久久没有挪开。
那一页写满了工整的字迹。
吴晓琼用最柔软的笔触,记录着母亲在女儿一岁生日来临前,那些无法说出口的期待与眷恋。
她知道自己将不得不离开,甚至可能再也无法回来。
“所以……”
林美瑶喉咙干涩。
“吴晓琼,那个写这日记的人……”
“是你的亲生母亲。”
苏晓玥没有避开她的目光。
而是迎着她颤抖的眼神,一字一句地确认。
“而林老爷子,从你被接进卫家那天起,就一直瞒着这件事。”
林美瑶嘴唇微微张开,却不出任何声音。
苏晓玥看得很清楚。
她的肩膀在轻轻颤抖,一耸一耸的。
许久之后,林美瑶终于开了口。
“其实,我早就有感觉了。”
“叔叔他每次翻看老照片的时候,眼神都不对。
那种温柔、那种痛苦……不是对普通同学该有的样子。”
她顿了顿,咬了咬下唇。
“还有,他为什么要逼我学设计?我明明更喜欢绘画。
可他非说,‘这是你母亲的路,你也得走’。”
说到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