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大便常规的单子在高老师那儿,得去看一眼。林安心回到办公室,看了看血常规,这小子居然还贫血?林安心开好张守约的医嘱,给高医生看了一眼。写完入院、首程,高医生也忙得差不多了。
“这会儿没病人,说说看,你对23床的看法。”林安心把自己列的诊断给高医生看了一下。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急性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然后又说了自己的疑惑:“但这个患者明显比同龄人消瘦,但并非进行性消瘦。还有中度贫血。这个年龄的男孩子正常不应该这样。没有找到明确出血灶,肠道肿瘤也不能排除。”“其他呢?”林安心想了想,疑惑着摇了摇头。
“提醒一下,你们内科学消化这一章的一个少见病,可以一下子解释这个患者的所有症状。你看会书,马上再说说你的看法。而且这病估计再过几年就会变成常见病了。”高医生笑了笑。“自己找吧,自己查到的知识才牢靠。”
林安心立刻舍弃了所有消化道肿瘤的章节,过几年会变成常见病,首选肯定不是肿瘤。免疫相关性疾病?只有富贵病会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就像糖尿病一样,过去哪来这么多,现在的内分泌门诊可是人满为患,吃得越好,得病的越多。但23床究竟是什么病呢?林安心翻开消化章节的目录,排除了不可能的,把剩下的章节重新拿出来细细阅读。最符合的是克隆恩病,但这个男生的腹泻时间太短了,而且怎么解释麦氏点的压痛?
试着问了一声:“高老师,是克隆恩病吗?”“咱们不能排除这个可能,要是我打诊断,会把克隆恩排在第一个。他的症状很杂,但如果是克隆恩,腹痛、腹泻、发烧、贫血、消瘦这一系列症状都能解释。如果仔细触诊,你会发现23床麦氏点的触感很奇怪,有轻微的包块感,我怀疑是肠粘连造成的,而不是麦氏点压痛的原因。所以我的建议是最好胃肠镜一起做,再吞个胶囊,看一下回盲部的情况。再做个MRI看看肠道和周围组织是否有粘连,有没有腹腔脓肿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