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之不再见,不相忘(1 / 2)

上上签 一枚铜钱 788 字 20小时前

雨花桥下小酒家,铺子的门刚打开,就有酒香外扑,扑得路过的人都频频往桥下看。

那儿有家不算大的小店家,建了两层高,店里卖着好久,还卖小菜,路过的人几乎都会过去坐坐,吃点下酒,尝点小菜。

这店家没有男掌柜,只有个女掌柜。

据闻女掌柜风华绝代,不施粉黛,却是个绝色美人。

还是个寡妇。

寡妇的儿子已经是个十八岁的少年,在外求学,并不常回来。寡妇门前本该是非多,但那寡妇甚少出门,也不许男客登上二楼。

久了,小镇上的人都知道这家的酒好喝,小菜也别具一格。

“好香。”

桥上有个十岁上下的孩童踮起脚尖闻了闻,抬头说道:“我饿了。”

“去看看有没有什么吃的,歇歇脚。”

牵着马的男子看了看那桥下酒家,酒家门风简单大方,里面更是简洁,所看之处,没有一处装潢是多余的,甚至连桌椅都不显累赘,没有因为要多坐几桌人而多摆放一些桌椅。

这家的掌柜肯定是个闲云野鹤的人。

他要了一壶茶,要了一碟白煮肉,加几个馒头。

男童吃着馒头,男子给他夹了肉,说道:“多吃点。”

“您也多吃点。”

男子已过而立之年,面庞俊朗,将自己收拾得很干净,没有像一般年纪的男子那样不顾仪表。他的胡子剔得很干净,配着白俊的面庞,客栈有几个女食客也多瞧了他几眼。

男子无论是吃菜还是喝茶,动作都很轻缓,不急不躁,有几分儒雅气质。但是从他的鞋子和所带的行囊来看,又似乎是个跑商的。

到底是读书人还是商人,在同样是过路人的姑娘们眼中,并不重要。

他都有个这么大的儿子了,难道还要肖想什么?

当然是不行的,只是作为过路的人,多看几眼也不亏。

肉和馒头吃了一半,小二又端上一盘牛肉干和满盘的饼,份量很足,堆满了两个盘子。

男子说道:“我们没有要这些。”

小二说道:“掌柜说瞧小公子长得可爱乖巧,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