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不熟悉,之前她们在李大福那里借助,和李大福还算有些交情。
再者李大福媳妇这人能干,养的家禽都好,老母鸡都大个大个的,正适合坐月子吃。
她去的时候李大福不在家,现在大家都忙着收土茯苓,估摸着也跟着出去挖土茯苓去了。
家里只有李大福媳妇在,李大福媳妇看见蔡婆子过来了,忙招呼:
“大姐,你咋来了?是有啥事儿吗?”
之前李大福媳妇觉得自己是村长的弟媳妇,这些人不过是逃难来的流民,所以觉得自己身份比他们高,态度难免散漫一些。
但是顾家人多,而且家里人又有本事,经过这么一段时间的相处,她已经把顾家人当作是他们村子里的人了。
甚至对蔡婆子很是敬佩,暗地里还打主意要学习蔡婆子怎么教育男人儿子呢。
毕竟顾家的男人都争气,最难得的还都孝顺。
把儿子养大不难,最难的是让儿子儿媳妇都孝顺。就算家里只有一个儿子,都不能保证儿子孝顺。
更何况家里还有四个儿子了。
当然,李大福媳妇只看见顾家有四个儿子,殊不知蔡婆子一共有五个儿子。
总之……现在她对蔡婆子的态度很热情。
蔡婆子也笑眯眯的:“妹子,我这不是家里的儿媳妇快生了吗?寻思着你们家的老母鸡喂的好,想着来买几只。”
她也不是不识趣的人,别人对自己的态度这么好,自己当然也要表现出来热情。
眼前这个可不是普通东家村村民,她男人可是李大贵的兄弟,有这层关系,她在东家村也能方便许多。
“大姐,你可真有眼光,我们家的老母鸡可是全村子里最肥的!”有生意送上门来李大福媳妇当然高兴。
他们这里离淮州县城那么近,每家每户种什么,养什么,通常都会稍微多一些,除开自己家里需要的,还可以拿到城里去卖,给一家人增加点花销。
所以就算蔡婆子现在不来问,他们家里喂养着的老母鸡也是准备拿到城里去卖的。
现在蔡婆子主动找上门来要买,还省去了她去城里的时间。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