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逃荒的时候当然不可能还想着读书。但是现在安定下来这么久了,他心里难免惦记着这件事。
仔细想想,现在时机也合适了。家里的银子也挺宽裕,想读书也不是什么难事。
再说了,顾明珍自己还有私房钱呢。
“清嵘,你要是想读书的话,我支持你。”她直接说:
“就是不知道现在淮州县城哪里有买书的地方,到时候咱们一起进城,你有什么想买的书,咱们就去买。”
这话落在简清嵘耳朵里,不亚于天籁之音。
他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将顾明珍抱在怀里,苦笑道:
“不了,我只是想着找点其他事情,或者私塾先生之类……咱们现在才安定下来,还没有多余的银子,要是我拿去买书,家里又要捉襟见肘了 现在想象还是算了。”
“还是谢谢你这么为我考虑。”
要么人家为什么说养一个读书人难呢?
在现在这个时代,读书是能跨越阶级的。
哪怕只是普通的耕读之家,要是家里的读书人争气,很有可能让这个家改头换面,一跃成为当朝新贵。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当今重视教育,每次的科举都有寒门子弟及第,真正让整个家族光耀门楣。
所以,正是因为这个极具迷惑的可能,让无数庄稼人在发现自己孩子有读书天赋之后,卖田都要让儿子去读书。
这必须得家里的田够多,要是家里的田地不够,卖了田一家子就没了生活来源,最后去读书的孩子还是只能辍学。
家里的壮劳力也一定要多,要是家里儿子多,走了一个,其他兄弟还能包忙把这个家支撑起来,这点从顾家就能看出来。
顾明跃去读书了,家里其他四个兄弟帮着爹娘干活,一家子还红红火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