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费过多的银钱,再说了,当初竹青读书出的那些束修,这些年来他做先生,也早就赚回来了,这方面,他还真没占什么便宜,反过来,他这个大哥倒是占便宜多了。
毕竟这些年赚来的钱,老爷子都拿来置地,而这些地他又分了七成……
这么一想,他还怪不好意思的,转头便对周氏训斥道:“你一个妇道人家,什么也不懂,就别在这里乱说话了。”
周氏也有些着恼,觉得宋竹山这人太憨了些,是怎么一回事又有什么要紧的,好处争到手中才是最实在的,眼看大郎成了亲,二郎的亲事也要提上日程,这些聘礼银子都要准备,sp; 别看现在分到手不少家业,但三个孩子成亲之后,怕是都剩不下多少了。
而二房就只有三个女儿,又没个儿子的,到时候随便出点嫁妆,若是会打算的,说不定那些聘礼银子还能挣些钱,总之人家日子轻松多了,这时候不找他们多要点东西,以后是再找不到机会。
心里有些气恨宋竹山不懂事,但这会儿大家都站同一阵线上,只她一个人,也成不了事,只能以后再作打算了。
虽是分了家,但打断骨头还连着筋,以后的来往自也是少不了的,而且以后她还得多盯着些,二房没有儿子,以后二房的这份家业,还得落到大房的头上,所以可得看好了,别让那对不会过日子的夫妻,将这些产业都给败了,或是陪送给三个闺女做嫁妆。
这可是宋家的产业,是绝不能允许被闺女带到别人家去的。
心下这么一思量着,周氏倒也没再争这一时的长短,寻思着,回头得与宋竹山好好说说,二房的那些产业,虽然比不上大房丰厚,但那也是宋家的东西,可得盯好了。
其余的一应事儿,倒是没再起什么纷争,上面老两口都安排好了,兄弟俩也都不争,只周氏一双眼睛,不时这里看看,那里看看的,深怕漏了什么,整个过程都在全神警惕戒备着。
有村长和族老们做见证,当场就立下了分家的文书,一式三分。
到此,分家之事,算是尘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