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军队占人口的4%),在欧洲仅次于法国、俄国和奥地利。不仅如此,他还明智地保存军队实力,避免与其他大国联盟,以免使普鲁士陷入目的不明、花费甚巨的战争中。
虽然,威廉一世参加了反对瑞典霸权的大北方战争,但战后,在英格兰和丹麦的压制下,所得甚微,仅获得了奥得河河口的南波美拉尼亚。他为此,对两国一直耿耿于怀,关系也是渐趋疏远。
而普鲁士和奥地利虽然同为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境内最强大的两个邦国,但囿于争夺帝国话语权的,关系也是一直比较冷淡。在奥地利多次被奥斯曼人暴揍的时候,普鲁士全都选择了作壁上观,乐见哈布斯堡王朝的笑话。
齐国在向英格兰王国宣战前,他们的公使曾几度游说威廉一世,希望普鲁士能站在他们一边,结成军事同盟。齐国海军负责进攻英格兰皇家海军,普鲁士则对汉诺威发起进攻,夺取英格兰这处位于北德意志地区的领土(因汉诺威王朝入主英格兰王国,汉诺威选侯国便与英格兰结成共主邦联)。
不过,威廉一世对此不置可否,既没有拒绝齐国人的建议,也没有动员集结军队向汉诺威开进,似乎打算要先观望一段时间。
其实,普鲁士算是齐国在欧洲地区为数不多的传统友好国家,两国早在1679年,齐国首次组织特遣舰队访问欧洲时,便顺势建立了外交和贸易联系。要知道,那个时候,普鲁士还仅仅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德意志小邦国,在经过残酷的三十年战争蹂躏后,境内一片凋零,百废待兴,国力不要说跟奥地利相比,就连吕讷堡(汉诺威的前身)、萨克森、波希米亚等邦国也是大为不如。
可那个时候,齐国却偏偏对普鲁士另眼相看,不仅与他们签订了一系列政治、军事和经济合作项目,还在柏林修建了公使馆,派驻了全权公使。此后,两国不断加深彼此之间的交流往来,也获得了齐国大量的投资,有力地促进了普鲁士工商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