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势 第八十章 君权 vs 相权(3 / 8)

都让皇家自个承担。

    诚然,皇家商社几乎在国内所有赚钱的行业都有投资和入股,产业规模巨大,每年获得的利润数百万元,堪比一个中等国家的财政收入。

    但架不住皇室的日常开销也是日益增加,皇室宗亲的供养、宫室庄园的营建和维护、民间福利保障的维持和改善、慈善基金和科学基金的持续投入,以及皇家的各种赏赐和赞助。

    在泰平帝时期,为了避免“与民争利”和“仗势欺人”的恶嫌,皇家商社便陆续将旗下经营的纺织、服装、粮油、食品、制糖、木材加工、五金制造等众多产业脱手卖出,转而进入矿产开发、种植园经济、远洋运输、船舶制造、钢铁重工、新技术开发、铁路和公路建设等诸如此类的行业。

    这些行业的特征十分明显,那就是初时投资大,但资金回收慢,甚至还有可能不会盈利,或盈利很少。

    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皇家商社承担了一部分本该是由政府投入的社会经济责任。

    不过呢,这个帝国按照传统的“家天下”来论,好歹也是皇帝的,钱都是花在自己家里了,也是理所应当的。

    内阁政府对此自然是乐见其成,不仅可以使国家财政少一分投入,还能直接消耗皇室的财力。

    你说,面对一个无法能在财政上拿捏的皇室,内阁政府如何在皇帝面前硬起来?

    在华夏古代的政治体制中,皇帝一直都是国家权力的核心,在秦朝以后,皇帝也一直在驾驭着古代官僚帝国的政治运作。皇帝的出现与地位的确立,代表着古代的制度向新的方向发展。除了皇帝之外,在这样的制度中,又出现了权力的主要执行者,那就是宰相。它是与皇帝不同的权力中心的代表,他们共同组成了国家的政体和权力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