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势 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秦访俄使团(二)(2 / 7)

   据1685年莫斯科税务统计部门的一份文件显示,“从东方过来的三支私人商队,按莫斯科价格估算,仅计第三支商队就运去了49300卢布的俄国货,却足足带回了价值180000卢布的中国货,刨除成本和运输费用,利润平均在200%—300%,商人们简直发现了金矿。”

    要知道,当时与俄罗斯商人们交易的准噶尔汗国和蒙古伪清政权,也不过是两个转手的二道贩子,分别是从阿富汗和漠南蒙古加价转运而来的东方商品。即使这般,仍旧可以让俄罗斯商人赚取足够的贸易利润。

    俄罗斯的东方贸易的总交易额很快超越俄罗斯与中亚的贸易额,仅次于西欧的贸易额,受到俄罗斯政府的高度重视。

    如今,作为主宰东方大陆的秦国派来使团商讨夹击准噶尔的合作事宜,要是趁机与他们建立直接的贸易联系,那无疑是对处于财政极度困顿的俄罗斯政府而言,不啻为寻到了一条通往金山的道路。

    所以,无论要花费何种代价,都要与秦国达成贸易通商协议,哪怕在打准噶尔一事上,多配合配合,损耗一些士兵和农奴,那也是无妨的。犹记得,六十多年前,俄罗斯人为了获得与伪清政府的通商许可,就连使团负责人都不顾屈辱,向清朝的小皇帝行三跪九叩大礼。

    在金钱面前,廉耻都可以不要,还在乎什么屈辱!

    眼瞧着那些从事东方贸易的私人商队如此赚钱,当时的沙皇彼得一世如何能袖手旁观,任由这泼天的富贵从手中滑落?

    于是,在1698年,便颁布法令《关于东方贸易的一般规定》,宣布黑貂皮、玄狐皮、中国大黄、茶叶、丝绸、烟草由政府专营,禁止私人贸易,私人商队只可随同官方商队前往东方参与贸易。

    1707年又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