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6年6月12日,摩洛哥,拉巴特。
摩洛哥人对于齐国第二特遣支援舰队的抵达,抱以最为热烈的欢迎,上至本地总督,下至本地贵族商人,还有数位德高望重的真神教长老,悉数到场,一个不缺,全都来到码头,迎接齐国人的到访。
虽然,摩洛哥阿拉维王朝在去年七月,因为不堪英格兰海军对其沿海地区的大肆袭掠,愤然向英格兰宣战。但囿于自身海军的孱弱,根本无法对英格兰发起有效攻击,只能站在一边摇旗呐喊,为齐国远征舰队提供相应的后勤辅助,将击败英格兰人的全部希望都放在齐国人身上,而且整个摩洛哥海域是也要依赖于齐国海军的保护,方能免遭英格兰人的荼毒。
对于被迫卷入这场战争,摩洛哥人内心深处未尝没有一丝抱怨。但多年来从齐国人手里获得了不少物资和金钱的援助,更是通过齐国开辟的大西洋贸易和地中海贸易,委实从中获益良多。俗话说,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既然齐国人要跟英格兰人打这么一仗,自己也只能捏着鼻子,被动地参与到这场战争当中。
再者而言,齐国与奥斯曼帝国关系紧密,对缓和他们与奥斯曼在阿尔及利亚地区的紧张关系,也起到积极有效的调和作用。
自从两百年前,巴巴罗萨·海雷丁将阿尔及利亚宗主权奉献给奥斯曼素丹、勇敢的赛利姆一世以后,伊斯坦布尔就严格限制摩洛哥向东发展。
1701年,伟大的素丹陛下伊斯玛仪在采购了大量齐国军械后,自持有挑战奥斯曼帝国的实力,便不顾齐国人的反对,亲自率军,进军谢利夫谷地。
却不料,遭到奥斯曼驻阿尔及利亚近卫军和地方柏柏尔骑兵组成的联军的迎头痛击,摩军几乎全军覆灭,素丹伊斯玛仪受伤,差一点就当了奥斯曼人的俘虏。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