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解对方的冲击力,然后在派步卒上前绞杀。
如此调派虽然使得中军的兵力弱于对方。但敌方中军皆是新兵蛋子。曹操麾下的精锐完全可以以少胜多。
见骆甲一见缠上了郦商的骑兵队,曹操暗道:“是全面总攻的时候了。”他传令给了后方战鼓手。命他们敲打起全军突击的鼓声。
左翼的骆甲已经成功地制止了郦商骑兵地冲力,迫使他们下马来战,因为兵力上的优势魏军以取得到全面地胜利。
右翼的境况相差无几,只是樊哙是名勇将,有着不错的军事才干,凭借着优秀的指挥才能暂时抗住了李必的攻势。
“看来,武王的推测已成事实。”尉缭见韩信的反应,微笑着对曹操说道。
“恩!”曹操心有所思的应了一声,处在这种情况之下,韩信并没有派兵支援即将溃败的左右两翼。^^^^
这显然已经意识到自己现了他的弱点,若在这个时候派中军支援左右两翼,中军将会更加的薄弱。
“不过,这话说回来,韩信还真是厉害,凭借着几万精锐便将我军河东军打的连连溃败。”李左车对韩信的才能也是由衷的叹服:“若此人才能为我军效命,那等于凭添十万大军啊。”
听李左车此言,曹操脑中浮现了八个字:“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记得历史上,韩信手中很难有精锐之师,一旦他练成,刘邦便会收了他的兵权。所以,韩信战无不胜,更是难得。
刘邦的彭城之败使得汉军精锐尽失,萧何不得已动用汉中的老弱助阵。韩信在这种情况下迂回北进打开了局面。
他用兵靠的不是精锐,而是智谋。
是以,这一点更让曹操奇怪,因为天下三分,不同于历史。此刻刘邦对韩信是言听计从。试问如此,韩信打这么关键的一战,这么可能不尽出精锐?
难道说他本性犯贱,喜欢用一群新兵蛋子打战,来突出自己的智谋?
韩信还不至于愚昧至此吧!
那么汉军的精锐究竟在哪?
是在成皋防着项羽吗?
没有道理,根据可靠消息,项羽已经被范增说服,悄悄地离开了成皋,攻打齐国去了。
曹操问向了张。“汉军总共有多少兵马?”
张略一沉吟道:“彭城外一战后,汉兵存有九万精锐。随后。他们攻克了河南,得到了英布的投奔,随后又广幕兵将,但同项羽连连激战又损失不少。所以目前汉军的兵力在十四万之间。其中精锐之师八万,新兵六万。”
“如此说来,汉军还有两万精锐不知所踪?”曹操点头询问。
“可以这么说!”张赞同。
刘邦、项羽私下联盟,但成皋却不得不防,两万兵卒必不可少。风陵渡口关系汉军粮食命脉,守卫那里的一万人马必是精锐。
最后,包围安邑的汉兵一共是九万,六万是新兵,还有三万精锐。
依照常理。镇守成皋的兵卒十有**因是精锐,所以不管怎么算。汉兵就是少了两万人马。
如此想来,汉军那消失的两万精锐,一定是韩信最关键的棋子,不可大意。
正当,曹操陷入沉思的时候,一阵金锣之声,将他惊醒过来:韩信在指挥上本就比不过曹操老道,兼之士卒上地劣势,更让他难以扭转乾坤。
终于,吹起了鸣金的号角。传令全军撤退。
曹操略胜一筹。也未敢乘胜追击,那两万埋藏在暗处地精锐兵卒。便如同芒刺一般,领人忌惮。
却说韩信大败回营,清点战果,损失兵马三千,重伤五千,轻伤近万。并非是伤亡惨重,但也足以让人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