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推算预测之道,不由得暗暗叹息,诶,你小子想玩把斧头也别跑到人家鲁班门前玩儿啊,认为周扬此举一定会把中国代表团的面子给拉下来不可。
俗话说墙倒众人推,雪中送炭不常见,落井下石倒是自有人在。没等高岛次郎发问,韩国代表席上已经有人站起来叽哩呱啦个不停。
通过翻译,周扬这才知道,原来韩国的易学同行们对周扬也是很不服气,想要抢个风头折折周扬的锐气。
韩国那名代表的意思是,刚才周扬所说的,日韩两国只是将易经当作哲学来用是个误解,他们大韩民国根据易道精髓而延伸出来的韩医,那可是医学界的一枝奇葩。
周扬心里面对那个韩国棒子腹诽不已:国土面积不过我们半个省大小而已,还好意思口口声声直称“大韩民国”,大个鸟啊大,大言不惭还差不多;更让人不耻的是,这些棒子学了些中医的皮毛,竟然厚着脸皮改称韩医,还说什么是医学界的一枝奇葩?!
“对不起,我没有听说过什么韩医,只知道我们的中医经典在你们韩国发展得还算不错。”周扬知道像国土面积这类话是不能乱说的,所以就拿他们所谓的韩医开刀。
没有想到周扬的这句话在韩国代表中激起了强烈的反响,他们认为中医是中医、韩医是韩医,虽然韩医也是由易经衍生出来的,但韩医是他们自己的传统精华,与中医并无什么牵扯。
其中韩国的一名代表竟然向周扬提出了挑战,说是他们现在就切磋一下医学技艺,从医技的高低上就能分出师徒先后。
原来,那位代表不但痴迷易道,而且精于中医,也就是他们所说的韩医。仗着自己擅长医道,想要在这方面让周扬臣服。
无论中医还是韩医,其实都属于易道五术(山、医、命、相、卜)中的医门之术,说起来也算是易经之技,所以韩国代表的这个要求也算说得过去------交流切磋医术也在易道交流的范畴嘛!
在众人看来,那位岁数不小的韩国代表这纯粹是在占便宜,因为易经包罗万象、涵盖甚广,所以学医之人可以通易,而知易之人未必通医。
况且就以周扬这个二十来岁的年纪,就算他对易经有所参悟了解,也很难在具体的医术方面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