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动荡(1 / 2)

秦县令一家,最终还是逃了,逃跑之前,由杨师爷写了封紧急奏折,陈述了一番宁安县的险境,又痛诉了一番州府官员的无能,置两县的险境于不顾,后又递了家书于秦国公府,如此布置一番,一行人悄没声息的出了城,却不是往府城而去,而是直奔京城。

两日后,秦县令出逃的消息,才四下传开,不少百姓是闻风而逃,实在逃不掉的,便滞留在城内。

要说丘溪县那伙暴民,虽说凶名远播,杀人如麻,却也不是见人就杀,一般的百姓,对其没有防碍的,要么置之不理,要么就收编进自己的队伍中,所以一些人就算心里害怕得不行,因无处可去,也抱了那么点期望。

更重要的是,官府都没有出兵平乱,让暴民的势力一涨再涨,夺了一城又一城,让一些没什见识的百姓觉得,没准人家祖上冒青烟,还能干出点大事来。

要说这些暴民起事也有数月之久,其中内部也是几番动**,原本几个屠夫、猎户的,仗着自身的几分本领,领着一干人行事,仅凭几分狠劲儿,越闹越大,最终成了数千人的领袖。

且说几个大字不识一个的人,本就缺些见识,这冒然上手很是得意了一阵,但慢慢的,随着分工不均,矛盾也就显现,随后便起了内讧,不大不小的闹了几场之后,这首领之职几番易主,最终落到一退役兵丁赵平川的手里。

这赵平川原也算不得什么人物,不过是帮着出了几个主意,便得了赏识,慢慢的挤进了中枢,让一干没见识的人,很觉得他了不起,他将整支队伍握在手中之后,又分发了些钱粮下去,收买了人心无数,让一干人等死心踏地的拥他为主。

这边才听说秦县令出逃,赵平川就觉得机会来了,也没有派人去探个虚实,直接就调兵遣将,派了人马去宁安县城。

要说他这么心急,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之前那段,收买人心,便将不多的钱财去掉大半,如今钱粮紧张,若是支撑不住,这些人可再不会受他辖制,若群起暴乱,反倒是他会性命不保,如此情形之下,他又岂会不心急,况且在他看来,就算这是秦县令放的烟雾,引他上勾的,他也不怕,手下人不少,死伤一队人手,真不算什么,更何况钱粮少的情况下,人手少点,心里反倒更踏实。

当然,这些事情是不会摆明面上来说,他自认是个胸有沟渠之人,大小事务都能自个拿主意。

宁安县沦陷的速度之快,让人猝不及防,不过因为秦县令出逃,这也就是无可避免的。

因着与秦府的关系,在秦县令逃走之后,秦千语很快就得到了消息,这自然也是因为郑大壮让人关注着秦府动静,有消息就及时回报的结果。

对此,她并没有发表什么看法,秦县令能逃走,性命无忧,倒让她松一口气,不然真要面临生死关头,她是救还是不救,虽说她本身对秦府一家没什么感觉,但她的身体似乎并不是这样,可能血脉至亲,也不是那么容易断绝的。

这就不说了,只说她要真的袖手旁观,秦府跟出来的下人,心里会怎么想?这些都是她得用的人,若对她心存芥蒂,可不太美妙。

因此,她觉得现在这情况,对她来说,是极好。

不过,让她觉得有些奇怪的是,这些暴民闹了这么长时间,如今又夺下一城,居然都没有官府出面过问,这简直让她难以想象,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州府内的县城,竟被人占去都不理会?

在见到郑大壮时,她不由问出了心底的疑惑。

郑大壮听着,却是哈哈大笑,随后反问道:“你看咱们这寨里,纠集了这么多人马,为什么官府却没有过问过一句,甚至在之前,两县的县令都没有一点动作,甚至一心求着咱们不要惹事,尽力维持着表面的和平局面!”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