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说了,要让钱学林和钱学木兄弟两个去上学,若是这两个娃娃去读书,能上山的人就更少了,难道一家子还要向以前一样,苦哈哈的过日子?
“要不然,学林和学木两个就先别去上学了,人多些,也能多捡些回来。”李氏半天才冒出这一句话。
钱小卉马上就开口道:“娘,咱们可不能有这样的想法,学林和学木两个去读书的计划不能变,您想想,他们两个现在年纪也不算小了,要是再耽误两年,可就真是彻底耽误了。”
李氏何尝不知道,两个孩子现在开始读书确实已经不早了,但家里头怎么办?钱彦海要是能帮她一点忙的话,她也不至于这么艰难。
“娘,您别难过,我想着,咱们或许可以走另外一条捷径。”钱小卉已经盘算了好些日子,只是一直都还没有下定决心。
“啥捷径?”李氏一愣问道。
赚钱的事儿还能有捷径走?要是能走捷径,别人不都走了,还能等着让她们娘儿几个去走?
钱小卉笑着将自己的计划说了,其实说的也简单,不外就是从村子里其他人的手中收山货,然后送到城里的山货铺子里去。
“要是咱们给的钱少了,别人不乐意,还不如自己去送,要是咱们给的价格高了,又赚不到钱,这哪里能成。”李氏听了钱小卉的话,摇摇头说道。
这可算不得什么好主意,要是这法子能赚钱,也就没他们娘儿几个的机会了。
“娘,我已经算过了,咱们每斤山货比城里的铺子里收购的价格少一文钱,咱们就赚这一文钱,村子里的人不用花一天时间跑城里又能多捡山货回来,当然会有人愿意把捡来的山货交给咱们。”钱小卉不觉得这个生意没办法做。
而且她还想过了,收了山货之后,按照各种品级分开,再分别卖出去的话,说不一定还能多赚些钱呢。
家里的人太少了,而且年纪小,按照之前的做法,根本没有办法赚到钱。
就是送钱学林和钱学木两个人去读书也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