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不单是战争!(2 / 4)

部下一个波斯人的建议,掘壕据守,坚持不出。此被称为“壕沟之战”。壕沟之战的胜利,被认为是真主保佑的结果,使贝督因部落纷纷皈依伊斯兰教,连麦加的古莱西贵族也认为不能消灭穆罕默德及其新教势力。

    阿拉伯国家的形成,是以教立国的结果。伊斯兰教为阿拉伯国家的产生提供了思想武器,为阿拉伯国家的建立提供了组织形式。可以,没有伊斯兰教,就没有阿拉伯国家。

    据20世纪九十年代统计,全世界52亿人口中各种宗教徒约有35~41亿,占世界总人口的70%~79%;其中基督徒约17亿,占世界总人口的33%;伊斯兰教徒约9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7.8%。世界三大穆斯林国家是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和孟加拉,但对国际政治影响最大的还是阿拉伯国家,亚非参加阿拉伯联盟的有20个国家,一个地区,人口1.5亿。中国穆斯林约一千五百万人,主要是十个少数民族(新疆维吾尔等少数民族)。

    佛教影响下的民族喜静,厌恶战争,而伊斯兰教则恰恰相反。故而当伊斯兰教将波斯同化后向东,佛教一路溃败,仅能龟缩回大唐,真是笑话,世界三大宗教的佛教,很多一部分信徒都是中国人,而东南亚则是伊斯兰教未能发展到。若是大唐玄宗年间未能抵挡住黑衣大食地进攻,那么,佛教早就退出大唐或从中国境内消失了吧。而能与伊斯兰教对抗的则是基督教。十字军的东征就明了这,在东方,强盛的大唐龟缩不进,只顾着守住先祖的基业,结果却是一败再败,大好局面都给败家子败光了。而欧洲教廷下的国家,他们却组织起反抗阿拉伯人的东征,为了丝绸之路,为了驱逐阿拉伯人,为了将穆斯林赶出欧洲,向东南出征,甚至一度占领阿拉伯统治的一些地区。尤其可以看出,不管是信奉耶苏的基督教,还是信奉真主的伊斯兰教,基督教徒和先知的传人都曾强大无比,相对的则是信奉佛教的华夏,他却一直在变弱。阿拉伯人可以通过宗教形式于20世纪独立,华夏人却只能依靠自身对抗侵略者而独立,为此,**还曾灭佛,确实,佛教不适合华夏。

    要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