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2章 各方反应(1 / 2)

京城,军机处的烛火燃到了后半夜。

几份加急战报摊在紫檀木案上,朱砂批注的“白松山解围”五个字格外醒目。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捻着胡须,指尖在地图上的涂山县重重一点:

“杜尚清……此人先前在丰水县治水,便显露出几分章法,如今看来,倒是块领兵的料子。”

旁边穿蟒袍的中年官员颔首:“几十万流民不战而散,既没耗粮,又没损兵,这份手腕,怕是得让兵部记上一笔大功。”

江南,平安府的首富卫家家主正对着战报皱眉。

他指尖敲着算盘,噼啪声里带着几分不安:“什么?散往江南的流民有十几万?

永定州、镇江府都得添乱了……赶紧让账房把城外各地粮仓盯紧些,再给团练加一倍饷银,增加兵力。可别让这些流民坏了咱们的生意。”

管家在旁连声应着,心里却嘀咕:能让几十万流民乖乖分流,这杜尚清,怕是比传闻中更难缠。

西北,铁旗军的军帐里,火把将人影投在帐壁上。

“好个杜尚清!我儿有此结拜兄弟,日后定能辅佐新君。”

老将军把战报拍在案上,笑声震得帐顶落灰,“我就说当年在探马营,这小子能耐就不输老兵,如今果然成了气候!”

他转身对副将道:“传我令,给丰水县送十副战马甲具过去——就说,是铁旗军贺他立了大功。”

而在更隐秘的去处,一间摆满密信的阁楼里,黑袍人展开战报,烛火映着他脸上的刀疤。

“用水利逼退流民,又借分流搅乱江南商路……”

他指尖划过“杜尚清”的名字,冷笑一声,“这步棋走得够狠,看来东南也要变天了。”

说着,他提笔在纸上写了个“查”字,塞进信鸽的脚环——这颗突然冒头的棋子,须得好好掂量掂量。

“联系溢香园蓝夫人,告诉她继续控制粮价,局势尚不明朗,暂缓起事。”

“是。”

一名隐藏在暗处的蒙面人飘身而去。

战报像投入湖面的石子,在各方势力的池水里激起层层涟漪。

有人赞叹,有人警惕,有人想拉拢,有人在暗中气得磨牙——那个叫杜尚清的名字,一夜之间,被无数双眼睛记在了心上。

小青山杜家大宅里,阿古捏着密报的手指微微发颤,少年人的眼睛亮得像淬了火。

嘴里不住念叨:“先生这连环计,一环套一环,先是借水势压阵,再许以生路拆势,既解了涂山之围,又给丰水县添了劳力,顺带还能搅动江南……妙!实在是妙!”

他把密报往桌上一拍,起身就想去牵马,“不行,我得去涂山见先生,当面问问他,当初是怎么想到用黑鱼涧的水做文章的。”

刚走到院门口,阴影里突然飘出个人影,低低说了句:“九爷,京里的密信。”

阿古接过密信拆开,越读眉头皱得越紧,最后把信纸往袖里一塞,脚底板在青石板上跺了跺:

“怎么这么急?我大哥不是答应让我游历半年吗?这才刚过三个月,就催着回去?”

他不满的嘟囔着,嘴巴上都可以挂住油瓶了!

“怎么言而无信呢?再说我还想再见逍遥先生呢!他的军事谋略我正想……”

“哎呦爷嘞!”黑影里的人吓得往前抢了半步,声音压得像蚊子哼。

“您可小声些!‘上面’如今处境不同,这话要是传出去,可不是闹着玩的!”

他抹了把额头的汗,又劝道,“先生家您都寻着了,还怕日后没机会见面?

京里催得那样紧,昭明铁卫都到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