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相比较于很多因为子孙繁衍,家产月份月波的人家,林家已经有了四代单传,光是历代主母的嫁妆,已经是个很可观的数字了。这些都是可以名正言顺地放到林黛玉的嫁妆中来的,打头的就是姑苏、扬州、金陵、长安等地的庄子铺子,因为数量比较可观,嫁妆单子上也没有具体写明数目,但是有心人也能猜出来,这究竟是多大一份产业。
因为碍于礼制的缘故,林黛玉的嫁妆算起来也就是八十抬,但是嫁妆箱子都是特制的,比起平常的容量要大不少,里面也塞得满满当当,金银珠宝之类的东西本来就重,这让抬着嫁妆绕城的那些人走到半途都有些气喘起来。
那些华而不实的什么四季衣裳、各色衣料什么的,占据的比例并不高,这些毕竟是最不值钱的,就像后世,每年都有不同的流行一样,如今也差不多,这年头的纺织技术很高,但是染色技术却不怎么样,天然的染料,无论如何都是比不上后世那些花样百出的化工染料的,时间一长,自然就不如原来那般鲜亮了,因此,对于大户人家,很多衣裳其实穿不了几次,就差不多旧了,而且,花样每年也都有翻新,所以每年都要做新的。因此,嫁妆里面成衣和衣料虽然也不少,但是相比较于差不多的人家,却起码少了三成。
林黛玉的嫁妆单子上,很多东西都写得比较含糊,比如说,红蓝宝石各两匣,装一半也是一匣,装满也是一匣,匣子是多大?珍珠玉石若干,多少才叫若干?再加上那些不怎么好估价的书画古董,很多孤本书籍居然都集成了套,撞在箱子里面,叫识货的人心痒难耐。
晒嫁妆的时候,琳琅满目的锦缎金银几乎晃花了人们的眼,有心人稍微一盘算,林黛玉仅仅是摆在明面上的嫁妆,价值就已经超过了二十万两。
王夫人几乎要抓心挠肺了,她坐在史太君下首,脸上几乎差点没绷得住。史太君悄悄横了她一眼,才让她勉强收敛了,只是脸上的神色还是有些不自然。
林家那边,林如海坐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