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第51章(2 / 9)

海叙了一会儿旧,史鸿在一边听着,说句老实话,史家在史鼎之前,跟读书人压根没多少交集,顶多身边有几个在仕途上不得志的读书人做幕僚而已,林家这样的人家,要不是因为林如海的父亲早逝,林家选择了贾家进行联姻,跟史家绝对扯不上任何关系。也就是林家跟贾家议亲之后,史鼎他们兄弟几个,跟林如海见过几次面,那会儿也算不上什么交情,等到贾敏嫁过去之后,史家兄弟几个跟贾敏关系都不错,因此,史家跟林家开始有了交集,逢年过节什么的也会礼尚往来一番,不过,多半仅限于内宅的交情而已。亏得两人都能找出很久之前的事情,还说得很投机。

    史鼎说着说着,就说到了之前郑学俭借口史鸿的文章跟林如海风格有些相像上,林如海一怔,不过,他也是聪明人,立刻就明白了史鼎的意思,也不生气,顺势就问道:“果真如此,那我就要考校考校了!”心里却想着,只要史鸿还过得去,如了史家的意便是。

    史鸿赶紧站起身来:“还请世叔指点!”

    林如海想了想,直接从《春秋》中挑了一句话,让史鸿破题作文。史鸿这些年来在八股文上很是下了不少功夫,反正不管是什么考试,都是在四书五经上挑句子,这便是固定的考试范围。八股选士这么多年,大考小考不知道多少场了,可以说,几本书上几乎所有的句子差不多都翻来覆去考了个遍,四书且不说,五经中,《春秋》上出现的概率也很高。史鸿跟那些两三天才作一篇的人不同,上辈子从题库里面走出来的,那会儿还多少门课呢,如今不就是天天写作文么,可轻松多了。他现在没事的话,起码一天要写两篇八股,早起一篇,晚上再一篇,还得写出新意来,不能匠气。林如海挑出来的句子并不冷僻,史鸿也写过一次了,这会儿也不用以前写过的那篇,心里想了一会儿,便开始破题,直接就一气呵成地念了下去。

    林如海仔细听着,等到史鸿收了尾,脸上已经露出了赞赏之色,他看着史鼎,夸奖道:“令郎的确是才气天成,我像他这么大的时候,绝无此捷才,仅这一篇文章,便是会试也足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