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卫氏又提意见了,“我家桃子的两个姑子还要来咧。她家应该分三份了。”
江又梅对这个小卫氏真是有些无语了,“那要都像这样,别人一家都来咋办?”江又梅说,“以后都照着上次的份额分。”
“我是你大伯母,怎会和别人家一样?”小卫氏嚷嚷着。
里正娘子不高兴了,“山子娘还是梅子的亲娘咧,也没有见人家多要。见天的就你事儿多,操心了亲闺女,还连着亲家的闺女都一并操心。”
卫氏也觉得大儿媳实在丢脸。“我说书子娘,你要再多话就进屋别出来了。”
江又桃也红着脸瞪了一眼她娘,“我娘说笑咧,我的姑子可没来。”
这次的活计十五天完,依然一天五文。
过了几天,万师傅陆续领着人运来了石头等原料,五六个人忙忙碌碌,小桥十二天就建好了。
桥建好当天,孙家旁边着实热闹了一番。许多人都到桥上走了走。赵老头还专门赶着牛车在桥上来回走了一圈。
如今西河村和东河村有两座桥了,总得有个名字不是?人们就请王先生起个名儿。王先生想了想,说,“就按小桥所在的地方取吧。村里清水河上的桥就叫清河桥,村旁碧水溪上的桥就叫碧水桥吧。”
碧水桥咋说也要花个十几两银子,江又梅心里还是挺感激陈之航的。钱虽然不多。但心意还是领了。这不仅方便了他们来拉鱼,更是方便了自家。
只是买车计划暂时搁浅了。小包子不同意。
“娘啊,买了牛车谁来驾呢?”小包子说。看到娘亲跃跃欲试的表情马上一瞪眼,“别跟我说娘亲想赶车,你到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