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四 靖康之变一一九(1 / 5)

襄州大战之后,吴麟和宗弼隔着汉水对立起来。

吴麟请韩世忠暂时驻守在襄州,有韩世忠的水师在金兵就无法跨过汉水,这江南通往西北的商路也就保住了。

韩世忠自然愿意驻扎在襄州,距离种师道设置的陕西行省很近了。

他甚至希望种师道能够率军沿着汉水南下,将这里也纳入华夏国的版图,这样自己也就算是回归。

不过韩世忠还是担心梁红玉的安危,他已经知道梁红玉带着杨华等人去镇江府接赵构和种世仁了,虽说梁红玉带着的飞剪船在长江上应该没有对手,但是不知为何,梁红玉这次东行总是让他心神不定的。

襄州大战后,时迁离开了襄州去了伏牛山,如今伏牛山处于中原核心地段,他在这里打探各种消息,最重要的还是要寻找失踪几个月的王定六。

吴麟获胜之后在华夏军中威望大振,不过吴麟可不是岳飞,他可是知道这功高震主的坏处的。

河东大战种师道率领1o万华夏军,跟2o万金兵交战,最终勉强算是平手,华夏军不仅没有取下河东,还被迫退回了潼关。

而吴麟带领2ooo人马就在襄州打败了金人3万大军,虽说有韩世忠水师相助,那吴麟的功劳也是快顶天了。

如今吴麟的爵位是一等镇西伯,要是再加封可就是封侯了。

现如今华夏军的侯爷只有就是平东侯折可求和平北侯种世龙。

种世龙自不必讲那是种师道的义子,未来别说是封侯了就是封王也是应该。

但是折可求可是西军三大家之一,若真的封吴麟为侯,那他就可以跟折可求比肩了。

吴麟也知道这种封赏暂时是不可能的,他是知进退识时务的聪明之人,因此他和吴玠联名给种师道上了一个折子。

将襄州之战的功劳都归功于了种师道。

吴麟在折子中说道这次战斗主力都是种师道的亲军,尤其是火绳枪兵挥了大作用。

另外锦衣卫时迁佯攻金营采样襄州转危为安。

种师道又调动韩世忠的江陵水师相助,才最终打破金兵。

吴麟提到的这三条都是实实在在获胜条件,而且每一条都是他吴麟无法实现的,从这方面看襄州大战功确实应该属于种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