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四四 靖康之变一零九(1 / 5)

云梯又称楼梯、鹅梯,是古代攻城的大利器。

由于云梯过于笨重,一架云梯一般都要有百十人来操作。

云梯一般都是在攻城之前由军中工匠现场制作,云梯高度要与城头持平或者略高于城墙。

攻城之时只要有一两架云梯成功的撞在城墙之上,云梯周围的士兵顺着城墙就可以顺利的爬到城墙之上,那城池多半就被打破了。

用云梯攻城优点缺点并存,它的弱点就是太过笨重了,对付云梯主要就是用火箭将他点燃,让它不能靠近城墙,云梯也就失去作用了。

不过今日襄州守军由于疏忽,被城下的金军用弓箭抢了先机,所以根本来不及向云梯射火箭。

如今金军的十几架云梯已经靠近城墙了。

云梯上的金军此刻摩拳擦掌,不少云梯上的金军开始将一支支的标枪向襄州的守军狠狠的投过去。

更有士兵手持盾牌钢刀,虎视眈眈等着城头,准备蹬城肉搏了。

襄州守军此时也将火罐子点燃,向云梯不断投掷,跟有一些云梯被火罐子点燃了。

但是云梯巨大的身躯,虽然被点燃,一时半会儿也是烧不坏的。

此时的金军都懒得扑灭云梯的火焰,只是催促推动云梯士兵赶快将云梯向城墙靠近。

就在这时候,云梯上的金兵突然看到,守城的宋军端起一个大铁管子对准了云梯。

这种大管子两个人操作,前面人将铁管扛在肩头,对准了云梯上的士兵,后面的人这一手托着这个大管子的木柄,另外一手则点燃了大管子外边的一条火绳。

华夏军操作的便是华夏军仿造火绳枪不成功,却造出的另外一种火器:大抬杆。

这种火器威力要远远大于火绳枪,跟小型火炮一样,只是这种抬枪装填过于麻烦,每次上战场只能用一次而已。

这次吴麟带领2ooo士兵分批援助襄州,由于分散行军,以免被金军纠缠。

这种抬枪过于笨重没有过多的携带,一共也就带了1oo抬而已。

今天吴麟经过时迁的提醒,将这1oo抬装填好的抬枪,都带到了城头之上。

吴玠看到金兵的十几架云梯马上就要靠到城墙只上了,急忙给了亲兵一个眼色,随手就抄起了一个“二人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