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强盛。
只要给他足够时间,定能祛除鞑虏,重整乾坤。
种师道不可能像金军那样以残酷的猛安谋克制度将整个国家转化为战争机器,因此他需要的就是时间。
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囤积更多的粮食,练就更多的精兵,就可以与金军一争高低。
为此种师道借鉴后世朱元璋灭元的时候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的政策,不过他觉得金军不善于攻城,这个“高筑墙”
口号就免了,他给改成了“练强兵、广积粮、缓称王”
的口号。
原来经历四次西征后,华夏军诸将都觉得华夏军已经天下无敌了,也就是这种自大让他们在河东跟金兵的较量中吃了大亏。
所以现如今华夏军全军上下都憋了一口气,都觉得要练好本领,他日再出潼关与金人决战。
河东大战种师道深感华夏军兵力不足,于是又招募兵马将华夏军扩军到15万。
西北民风彪悍,华夏军战功累累,赏赐丰厚。
所以报名者众多,5万华夏新军瞬间招满。
王进战死之后,林冲接替了王进的位置,他如今全面负责华夏新军的操练。
种师道也给林冲配备了两个副手,一个就是他的好友鲁达,另外一个就是种世豹。
这二人一个负责协助林冲训练步兵,一个协助林冲训练骑兵。
不过华夏军人数陡增,这军粮供应又成了老大难题。
西北之地种师道建立了无数农场,华夏军有功之人都成了农场的主人,历年征战的战俘成了农场的苦力。
种师道利用穿越而来带来的本领,加上这种农场制度能够生产出各种奇巧产品,唯独土地之上不能变出粮食。
要不是种师道带来了白薯这个“大杀器”
,西北恐怕就要闹起粮荒。
白薯产量虽高,但是也只是能够满足百姓的果腹只需,并不能作为军粮。
好在种师道西征在西域设立了故宁行省,在故宁行省也是建立的大片的农场,那里的农场不生产玻璃、骨瓷等贸易用品,而是专注生产粮食。
经过一年多的运作,已经有少量的粮食可以运到延安府了,反哺华夏国了。
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