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五 靖康之变四十(1 / 5)

解珍和术烈分道扬镳了,解珍带着几百残兵去滑州瓦岗寨落草。

术烈遭到如此惨败料想回到东京汴梁也会被处罚,因此他一不做二不休,带领手下人马,直奔河东投奔好友鸟家奴而去。

折可求、王彦等人取得了一场大胜,但是老将宗泽战死,义军队伍自身也是损失惨重。

最重要的是河北义军本来就是因为粮草不济才兵困怀州的,如今击败了金兵,缴获了一些粮草,但是这些粮草也就是解了燃眉之急而已。

现在的八字军、河北义军两军合一后人马有3万,而金朝幽州兵只是1万人,所带的给养也不过1个月的,要是给义军消耗也就是1o日的光景就会消耗一空。

尽管义军在滑州就地筹措了一些粮食,再算上王彦带来了的给养,所有粮食算起来也不过够义军消耗2o日的。

数万义军何去何从,顿时让折可求、王彦陷入了沉思。

折可求的意思是带领人马回到伏牛山,然后利用王彦开辟伏牛山过秦岭的运粮道路直奔潼关,全军回到西北在做整编,准备他年再出潼关跟金兵决战。

其实对于折可求的提出这个计划王彦也不反对,李固渡一战也足以让王彦名扬天下了,回到华夏军立功受奖是少不了的,最重要的他可以走出其父王进的影子成为堂堂正正的华夏将军了。

但是王彦还有2万多弟兄以太行山为基地分散在各处跟金兵游击作战,如果自己就这么一走了之,总觉得道义上过不去。

王彦建议将部队拉回太行山,那里上高林密,金军不好围剿,而且那里筹粮相对方便,所以应该退回太行山,再做道理。

折可求贵为侯爷,从小长在西军之中,本来就是擅长与堂堂正正的搏杀,对于这种游击之法,在他眼中不过是偷鸡摸狗的盗贼所为,是很难成大事的。

二人争执不下,时迁不懂战术,因此也无法相劝。

他此时倒是盼望种师道能来消息,如果种师道有明确的指示恐怕也不会弄得如此被动。

自从太行山南下以来他实施将消息用信鸽往西北,可是由于中原除了伏牛山已经没有鸽子站了,所以他一直收不到回信,这让他十分焦急。

就在几人争吵不休的时候,伏牛山留守的锦衣卫还真送来了种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