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面前垂头丧气的少爷们,种天豪也不知如何是好了,他想到自己为了一个女人竟然闹出如此大事来,又想起折再兴还在打箭炉深陷囹圄,不由得坐在地上放声痛哭起来。
林天豹道:“天豪,为何哭泣?”
种天豪道:“本想带领尔等建功立业,在人前显贵,没想到我等不堪大用。
这些兄弟就算是上了高原,也是白白送死。
可怜我那再兴兄弟,此刻还再打箭炉等我。”
林天豹也知道就这样上高原也是送死,于是道:“兄弟,我看回去吧,这不是咱们不能战,只是这高山峻岭的挥不出咱们骑兵的优势。”
种天豪道:“天豹兄弟,你带人回吧。
我还去打箭炉,去接应再兴贤弟。”
林天豹一听,大环眼一瞪,道:“你小看我吗?我愿陪你到打箭炉。”
种天豪道:“好,看看还有谁肯跟我同去。”
这5oo少爷兵还算不错,竟然有1o个人站了出来。
他们是折可求之子折尊明、鲁达之子鲁郑、杨栓子之子杨言、王定六之子王顺、时迁之子时秀、凌震之子凌崴、朱五之子朱慧、王旗牌之子王忠、吴震之子吴虎、钱粮之子钱毅。
这是些少爷大的十七八,小的刚刚过15,,再加上种天豪和林天豹一共12人,一行人休息了一番,然后带着马匹兵刃直奔了打箭炉。
杨志带着大队人马快到打箭炉的时候,放慢了脚步,他知道只要在八月十五赶到打箭炉就行,早到了也许会打草惊蛇。
何况现在将士们刚上高原,还需要适应,所以他们主动的把度降了下来,每天只是行军4o里,以保证身体状态。
距离打箭炉还有百里的路程的时候,杨志放心了,此时距离八月十五才还有3日时间,能够轻轻松松到达那里,而且此时他手下的千余人马(包括了刘唐、董平的人马)体力也回复的差不多了,此时杨志信心满满。
他不知道融共土司的人马在哪里,但是他坚信即便遇见融共土司的人马也能将他们杀一个片甲不回。
当然他还是希望李山能把折再兴带回来,这样大家都省事了。
唯一让杨志感到不安的是,李山迟迟不回信。
这个李山可是带着2o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