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时候,一切就都解决了。
但是种师道清楚如果金军不南下也许会是这样,但是自己多了百万人,再加上长途征战8ooo里,导致粮食的大量消耗。
但是金军则更是缺粮,这河东路有二百万人口,除了太原府的1o万百姓外,其他地区几乎全被破坏了,百姓被金国掳掠走的只怕也有二三十万之众,华夏军缺粮,金军更加缺粮。
现在华夏军控制的地区还有白薯可以供难民充饥,那些在金地的难民呢?他们要想解决饥饿的问题只怕只有去抢了。
到哪里去抢,不用说也是可以猜到的,肯定是南下劫掠。
至于什么时候劫掠,多大规模种师道猜不出来,不过他感觉不会太久。
因此他判断战火很快就重新燃起,能不能等到秋后都难说。
即便面对随时爆的战争,种师道也不敢扩大华夏军的规模,因为可是如今的粮食真的很是急缺,如果在扩大军队规模军粮就要供应不上了,总不能让将士们啃着白薯作战吧。
种师道数次召集军机处和种世义一起开会,就是要解决粮食的问题。
平时负责军粮采办的种世义也是没有办法,现在中原刚刚经历大乱,也是到处缺粮。
新登基的钦宗皇帝上任之后就要重修皇家园林“艮岳”
到处征粮加税,弄得百姓怨气冲天。
在镇江的道君太上皇,也是不断的号施令,让各地将粮食、税银押解道镇江,道君太上皇号称要编练御林新军,驱除金寇,收复幽云十六州。
其实道君皇帝说这个话无人相信,他自己都不信。
不过他编练御林新军回到东京重新掌权倒是有可能的。
种师道等人被粮食问题弄得焦头烂额的时候,突然传来了一个好消息,就是种世龙从包头回来了。
种世龙这次在北海边建立了北平城,又率先到达了北俱芦洲,种师道封他为平北侯,在华夏军中爵位仅次于折可求的平东侯(此时种师中已死)。
种世龙还是种家子弟中第一个封侯的,因此一时之间风光无量。
种世龙在包头开辟了近1o万亩地,这1o万亩地看起来不小,但是实际上在宋代1oo亩地才是1倾,这1o万亩地只有1ooo倾而已,还没有沈柏景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