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六五 刘鞈避难蓼儿洼(3 / 5)

,让人摸不到头脑。

李良嗣给刘鞈写的信中,阐明了他的观点。

他早就预料到金军会大举南下,但是朝廷完全不做准备,届时中原必然要经历一场大难,而他也必然成为替罪羊。

这场大战已经注定没有办法避免了,只有西军能够重整乾坤,延续国祚,请刘鞈珍重。

这封信落款是“良嗣”

刘鞈知道赵值的字是良嗣,但是给别人写信那里有落款自己字的,而且信中最后写道让自己珍重是什么意思。

如果说是这封信是伪造的,可是这字体笔记确确实实是赵值的字体。

刘鞈端详了这封信好长时间,最后问道:“赵大人难道真的投靠了平西侯爷了吗?平西侯爷真的要脱离朝廷,拥兵自重,行太祖之事(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吗?”

牛皋、王旗牌都是武将出身,对于行太祖之事也是听不太明白。

王旗牌并没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道:“刘大人,你也是河北宣尉副使,对于我们环庆军也是有所了解,我们在定州驻扎之时,朝廷的军饷可曾齐备过。

我们还不是依靠西军的商队,才能练出这只强军。

可是提起州府的厢军,那里有我们的条件,又拿什么与金军抗衡。

难道真的用大宋军民的天灵盖去迎金狗的狼牙棒吗?”

刘鞈道:“可是如果不抵抗,难道将大宋江山拱手相让吗?”

牛皋道:“我们将环庆军打散,找时机骚扰金军,减缓金军南下的时间,为朝廷多争取些时间也就是了。

另外我按照平西侯爷的安排,将来在河北和山东各地,组织百姓,编练义军,以游击之法与金人周旋,只等侯爷大军东归,再与金人一绝高下。”

刘鞈闭目不语,他这些年知道定州驻扎的环庆军跟种师道关系密切,对此他也是不闻不问,甚至给西军的经商提供了很多的帮助,但他内心深处只是不想招惹西军,做一个太平官员也就是了,让他背叛朝廷投靠西军,一时半会他还无法接受。

不过他和赵值(李良嗣)交好,即使没有这封信,他也知道朝廷如今已经烂到根子立了,江南叛乱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朝廷的花石纲的压榨,而西北的拥兵自重就是朝廷软弱放纵,对于北国称臣